05:未名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议调查问卷
马兰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很多认识要么来源于对生活的表面所见,要么来源于书本媒体的二手材料。正所谓道听途说不足信、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真正地了解一件事情往往需要亲身实地做一番调查和研究。这也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理论依据,所以很多课题研究往往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但是,对待调查问卷人们的反应很不一致。 

  先说说笔者经历的一次调查问卷走访。我们两个人承担了一个小课题,要做一次调查走访,于是就精心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出发之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到哪里去做比较合适,因为目标人群是镇上居民,所以就不能在学校里做,尽管这里是做调查问卷的绝好地方。经过分析,我们觉得镇上的一个步行街人流量大,那里还有两个大型超市,在周末的时候应该很好做。周末那天我们两个人来到步行街,人流确实不少,那就开始工作。没有想到,来时想得倒好,真干起来完全不是想象那样简单。我们当然会对人进行一下分类,看看哪类人会停下来做这份问卷。小孩和老年人、形色匆匆的年轻人、买卖东西的人都不是合适的人选。当我看到那些坐在椅子上休息的人时眼睛一亮,就是他们了。可是当我走进他们时,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连连摆手躲开了,甚至连我们是干什么的都不想知道。这对我的打击很大,难道对陌生人就这么防备吗?有些人还是挺客气的,听完你的介绍后不想做就找个借口,想做的话就做了。有些人特别客气,知道是学生做调查就说你讲吧,我打勾,做几份?还有的说你们自己打打勾不就完了,反正都一样。看到这种种反应,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同伴说可能是我们没有拿些小礼物的缘故,现在的人都不愿做义务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也不见得,后来很多人还是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由此可知,对待调查问卷人们的态度真是千差万别。这和人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就是热心肠爱助人为乐,有的人就不愿管闲事,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和社会风气有关,那些拒人千里之外的人心里对陌生人充满了防备,唯恐惹事上身。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而有些人则不这么看待陌生人,等他们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和要做的事情时再下结论,做还是不做。本来,不帮你做也很正常,这就是一个义务劳动。但是,通过这些五花八门的反应也可以认识一下当前的社会,认识一下形形色色的人。 

  在学校或者在校外遇到有人做调查问卷,我有时间都是要做的,当然一看主题完全和自己不搭界就算了。不单单是因为自己曾上街做过调查问卷,知道此中的艰辛。而且我以为调查问卷也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自己、表达建议的平台。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可贵,而调查问卷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注意不到,或根本就不去想。但是忽略并不等于不存在,不等于对生活没有影响。做这些问题是对自己的反思,是对自己的询问,甚至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做这些问题是在剖析自己,也是在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说一个人的声音很微小,人声鼎沸、民意汹汹足见其威力极大。日常的生活我们忙忙碌碌早就忘了反省自己,古人说吾一日三省吾身,现在人也会反省自己,但三省的内容却变成了高乎?富乎?帅乎?或白乎?富乎?美乎?我们走得很快很急,常常忘了自己的出发点,常常把灵魂甩在脑后。而这些形形色色的调查问卷却重拾了这些被遗忘的东西,让人停下来思考、反思。所以,面对调查问卷我不拒绝,只要是和我有一毛钱关系的,我都会认真地做,认真地学习。我相信,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展示,一种修养的形式。 

  当然,如果他选错了调查对象,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他。如果我真是很忙,我也会委婉地拒绝他。如果没有上面这些如果,我就会接过这份调查问卷,问问自己的内心,发些自己的声音。希望你也如此!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兰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影像界
简单的快乐
我的学姐李晓婧
长裙飘飘
小议调查问卷
大学生版未名园05小议调查问卷 2013-05-22 2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