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学城/美食家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校园十大美食独家推荐
顾超
烤羊肉抓饭
红烧肉
泰汁虾球
酱鸭
人参乌骨鸡汤
红烧大排
金丝虾球
奶香西米露
水煮牛肉
特色笼格饭
  顾超(济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烤羊肉抓饭)

  四川人烧新疆菜。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共有5个学生食堂,依次以数字命名。他们平时爱吃的“美食”可谓五花八门:第一食堂的川菜、第三食堂的瓦罐汤、第五食堂的木桶饭等。其中,不少同学推荐了名气响当当的交大二餐二楼新疆餐厅。 

  还不到饭点儿,“交大新疆餐厅”内已经座无虚席。这儿的主厨虽说是四川人,但在新疆当了十几年的厨师,烧得一手正宗的新疆美食。下课铃响,点菜窗口更是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粗略算了一下,排队的人数超过了30个,一直排到了大门口。负责打卡的周师傅说,一个中午打卡次数超过400次是常事。他自己也是回族,从小在新疆吃着牛羊肉长大,“这儿的新疆菜很是地道,孜然味儿重,羊肉又香又脆,连我们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吃得惯。” 

  习惯“重口味”的学生不妨来一客烤牛肉抓饭,厚厚的烤洋葱盖在喷香饱满的白米饭上,再加上一层烤得脆香金黄的小牛肉,入嘴,少许辣,但很快被浓郁的孜然所替代,新疆味儿十足。对于口味清淡的学生,小盘鸡饭、羊肉烧土豆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华东理工大学

  (红烧肉) 

  本帮红烧肉。华东理工大学食堂的招牌美食。 

  2011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凭借其代表菜——华理红烧肉,一举夺得了上海校园系列“十大美食”评选的一等奖以及最具分量的“最佳口感奖”,从据色、香、味、意、形、养等方面得到了专家评审团与大众评审团的认可。华理食堂在保证每天的正常饭菜供应基础上,要完成每天2000多块红烧肉的烹饪。 

  第二工业大学

  (泰汁虾球) 

  在这份美食榜单上,第二工业大学离市区最远。同学们唯一的进食地点只有开在校园中、以方位命名的两座食堂——西食苑以及东食苑。中午11时刚过,穿戴橘红色围兜、帽子的食堂大妈便在窗口前一字排开,准备起了饭菜——红烧肉、蚝油牛肉、清蒸大鸡腿、山药炒肉片……只是不见榜上有名的“泰汁虾球”。“来得不巧,今天不卖。”食堂大妈说,这儿的菜每天都会换个样,“这道菜去年刚刚推出。虾球是自制的,顶上淋一层酸酸甜甜的泰椒酱,很合学生的口味,总是一上台就被抢个精光。” 

  到了饭点儿,学生一阵阵涌来。询问虾球的人不少,得知没有后也没太沮丧,转而点起了其他菜。一个壮小伙点了红烧肉不够,还加了两个大鸡腿。“怎么点的全是荤菜?”“便宜嘛,所有荤菜都两块八。我们这儿虽然花头不多,既没盖浇饭又没煲仔,但实惠又吃得饱。”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酱鸭) 

  “酱鸭?校园十大美食?不是吧!”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校区,好几个学生被同到这个问题都是同样的反应,“有是有这道菜,但就是个极普通的酱鸭呀,好久没吃了,我都快忘了它的味儿了。” 

  笔者来到卖菜窗口,在几个荤菜中,四元一份的酱鸭确实不算卖得最好的。当得知它荣获了“校园十大美食”二等奖的时候,就连食堂大妈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相比自家食堂的酱鸭,学生们对其他上榜的几个小菜倒是热情多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人参乌骨鸡汤) 

  走进中医药大学食堂,正对门口的一幅海报十分显眼:好消息!我校“人参乌骨鸡汤”荣获“高校十大人气美食”二等奖。本校学生都很好奇美食究竟在哪儿,学校只有一个食堂,但转遍了都没找到。“沙县”窗口的阿姨解答了这个困惑,她也正是此次高校美食比赛的参赛者,“人参乌骨鸡汤其实就是“沙县”窗口一直有买的百灵草乌骨鸡汤,我们把名字改了,材料都一样。”据阿姨介绍,比赛前“沙县”窗口卖得最好的是茶树菇排骨汤,不过食堂的喜报张贴后,乌骨鸡汤转眼成了“冠军”。 

  售价6元的乌骨鸡汤被盛放在炖盅里,内有四五块鸡肉和一片百灵草叶。尝起来较清淡,有中药香却无中药的苦涩。冬日里能喝上这样一盅,既暖胃又暖心。按照菜单所写,百灵草乌骨鸡汤的功效是滋补养颜,适合女孩子喝。除此之外,还有猪心汤、排骨汤、鸽子汤等供选择,不管是为了活血祛寒、清凉祛火,还是为了补益心气,来到这儿,总能找到一盅合适自己的。 

  上海体育学院

  (红烧大排) 

  用餐有无情调、食物精不精致,这些都是女生在乎的事儿,男生只管吃不吃得饱。这个道理在上海体育学院倒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体院总共有三个食堂,前后兜了一圈,怕是只能用两个字来评价:量足。先不说口味儿怎样,论饭菜的量绝对是十所高校中最最实在的。每一份白米饭都盛得满满的,鸡腿一份便是两个,一份炒青菜都够一个三口之家吃的了。不过就算是这样,到了这些壮小伙的手里,三下五除二,便吃了个精光。反过来向食堂大妈直嚷嚷:“饭盛得太少了,再给我添一点儿。” 

  一位男生强力推荐,说是一定得尝尝红烧大排。“两块大排,再浇上一点汤汁,配上个三四两饭,想想口水就出来了。 

  上海财经大学

  (金丝虾球) 

  财大的绿叶食堂位于校园中心,共两层。一层提供大锅点菜,前后询问了多位学生,几乎无人晓得“金丝虾球”这道菜,“虾球?还金丝的?没听说过。” 

  二层左侧的窗口提供各式现炒盖浇饭,按同学的话说,人气决不是盖的。不到中午12时,窗口前已被挤得水泄不通。窗口上方的价目表清楚标着每道菜的价格,响油鳝丝盖浇饭12元,算是这儿的最高价了。像是青椒肉丝、咖喱鸡块等“平民”盖浇饭都只要七八元。料很足,满满地铺着盖浇,热腾腾、金灿灿,看着就很有食欲。 

  隔壁的煲仔区也不时地飘来阵阵香气。煲仔的原料一份份摆在窗口边上,待学生点完单后,便直接取来放在灶台上烧,干净又卫生。笔者点了一份猪脚黄豆粉丝煲,端来的时候甚至还在滚着泡,奶白色的汤头里,有五六块猪手,咬一口,Q弹十足。只要10元。 

  上海东华大学

  (奶香西米露) 

  东华大学的“黑胡椒鸡排意面”在学生们眼中绝对不止第8名的程度。而且,东华的美食也不只这一道。 

  正读大二的朱同学一连推荐了好多个菜。茄汁鸡条,炸得脆脆的鸡肉包裹在酸酸甜甜的茄汁中,特别下饭;鸽子蛋焖肉,有外皮松脆的鸽子蛋,还有炖得极酥的胡萝卜,浓油赤酱,就连平素不爱吃胡萝卜的同学也爱死了它;咸蛋黄豆腐,最大的特点是鲜,鲜到骨子里的那种鲜。 

  第一食堂还新推出了奶香西米露,2.5元一份。虽然不是正儿八经填饱肚子的菜,但作为饭后甜点很得人心。同样受欢迎的还有蛋挞,一块五一个,分量十足,口味纯正。“刚出炉的蛋挞排成一排,还冒着热气。咬上一口,塔托类似于酥饼,香糯可口。” 

  建桥学院

  (水煮牛肉) 

  建桥学院的水煮牛肉是大学生们的最爱,与供应大锅菜的一、二号食堂和供应大众菜式的三号食堂相比,四号食堂的小锅炒菜、砂锅和锅仔在菜式上更为丰富,口味也更佳。放有豆皮、蛋皮、豆芽、金针菇、火锅牛肉的锅仔和放有粉丝、白菜、百叶结、猪肉的砂锅卖得最好,不油腻且下饭。除了味道最好,四食堂还是公认的最贵食堂。刘同学推荐的椒盐排条售10元一份,水煮牛肉12元一份,通常她会和室友两人点三四个菜,人均将近20元,这比食堂平均消费水平高出不少。 

  上海大学

  (特色笼格饭)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仅宝山校区内就有四个食堂———益新楼、尔美楼、山明楼、水秀楼,首字取自上海话谐音一、二、三、四。 

  当问起这次上榜的“特色笼格饭”,大家都不陌生,“笼格饭?晓得的呀,味道老好的。”“在尔美楼二楼的橙森餐厅就能吃到。” 

  尔美楼位于女生宿舍旁边,虽然距离教学楼有些远,仍有不少学生特意赶去吃饭。“味道好、种类多,有新意,尔美楼的优点简直说也说不清。不过,若是想去吃笼格饭,得抓紧了。估计这会已经抢得差不多了。”果不其然,笔者到达时,笼格饭已被抢购一空,“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菜,都很好吃。”除了笼格饭,尔美二楼还提供各类砂锅以及“西式套餐”。铁板牛排、铁板鸡排什么的只要6元一份,食堂还有刀叉供应,同学开玩笑地说:“哥吃的不是牛排,是情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心灵屋/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穷游家
   第12版:校园行/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畅聊吧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上海校园十大美食独家推荐
大学生版大学城/美食家13上海校园十大美食独家推荐 2014-06-04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