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大咖秀/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要在世界扮演中心角色”
刘雨晴
  刘雨晴(复旦大学)

  大咖名片:

  潘基文,哈佛大学行政学硕士,现任联合国秘书长。2007年接替科菲·安南成为第8任联合国秘书长,也是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在任期期间成就斐然,包括:积极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妇女权能、支助面临危机或不稳定的国家、创造裁军、军控和不扩散新势头以及加强联合国等,获得多项国际荣誉。

  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5月22日,赴上海参加亚信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受邀来到复旦大学进行演讲,和上海青年学子一起探讨了这道值得深思的题目。当日9时许,潘基文微笑步入袁天凡报告厅,向现场嘉宾挥手致意,现场座无虚席。在他的“The UN′s and the citizen′s view of the world we want“的主题演讲(我们想要的世界)中,他对中国的年轻人提出了希望:希望他们能拥有“冷静、同情、合作、勇气”的品质。 

  七次来访叹中国变化 

  这是潘基文上任以来第七次到访中国,用他的话说:“几乎一年来一次,每次都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 

  潘基文解读了他理解中的“中国”——“你们把自己的国家叫做‘中国’,意为中心的国度,这说明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当然好,但我更希望你们这批当代的年轻人,向世界各个角落拓展。”他还指出,当今中国有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已成为“G2”国家。“技术的飞跃拉近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联系,人口的流动性空前。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年,要‘有世界眼光,做世界公民’,要同情那些不幸的人们,因为他们尚未拥有我们如今所享受的一切。” 

  联合国曾发起过一个“我的世界”的调查,来自全球各个国家、超过250万人参加了这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依次为教育、体面的工作、医疗和诚信负责的政府。潘基文透露说,正是这项调查的结果,为联合国订立各项工作议程提供了参考。“2000年,世界各国领导人曾共同制定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目的就是为了在2015年前将全球贫困率降低一半。这一目标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了,但基础教育、医疗等其他目标,恐怕没法在目标年限实现。因此,我们希望全球人民一起努力,在2030年能达成这些目标”。 

  当今世界充满挑战 

  潘基文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诸如气候变化、不平等、性别歧视、疾病、冲突等许多问题正在考验着人类,全球各国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和谐的世界。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叙利亚和南苏丹的紧张局势,展示了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他说:“叙利亚问题持续了4年,约有300万人背井离乡逃到邻国,900万人受到影响。在中非国家南苏丹,教派、种族问题依然严峻,战乱持续。根据《世界人权宣言》,人类尊严、人权、和平稳定的世界都应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潘基文对当代青年一代充满了希望。“现在,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在25岁以下,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年轻。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他幽默地对年轻人说,两年后他就要卸任。“你们将接过历史的火炬。而我的职责就是尽力减少将要落到你们肩头的重担。未来,你们也许很快就会接过维护国际关系和谐的重担;也许会从事商业或其他职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同时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也许会成为环保斗士,应对气候变化。比起你们的父辈,你们将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在当今的联合国扮演什么角色?您对今后中国发挥的国际作用有什么期望?”在场的复旦学子向这位国际大咖抛出了一个个问题。潘基文首先肯定了中国现今重要的国际地位,“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正日益成长为一个强国,在南南合作等许多国际活动中居于领导地位”。同时,他希望中国能拓展其伙伴关系,更多地帮助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此外,他着重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演讲现场的学术工作者、教授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世界眼光,培养“世界公民”心态。 

  提出5个“C”的期望 

  潘基文还对中国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也就是“冷静”(calm)、“同情”(compassionate)、“合作”(cooperation)、“勇气”(courage)。这四个词的英文恰好都以“C”开头。他紧接着解读了这4个“C”:“只有冷静地思考,我们才能平和地解决分歧。青年人往往充满了热情,这是青年人的特权,但你们要平衡同情和热情。要想履行承诺,达到目标,合作非常重要。最后,青年人要有勇气面对困难,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上的困难。” 

  随后,他又加上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C”——“孔子”(Confucius)。他说,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他的影响很大,孔子的教诲曾让他受益匪浅,他还学习了很多孟子、老子的思想。“从孔子那儿学到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孔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潘基文在演讲中多次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他借此提出,希望所有人都能摆正心态,修养自身,共同为和平、有尊严的生活而努力,这也是他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奋斗目标。 

  他指出:“中国丰富的文化和迅速的发展激励了很多国家,世界对中国寄予了高度期望,也赋予了中国重大责任。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他期待中国与联合国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也希望在座的青年人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年轻人就应“心存高远” 

  一位韩国留学生直言不讳地向潘基文提问:“怎样才能当上联合国秘书长?您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潘基文并没有给这位学生泼冷水,而是肯定地鼓励在场的年轻人,都应具有远大的理想,否则就会止步不前。“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远大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因此停下尝试的脚步。同时,青年人还应不忘务实,要仔细分析形势,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要平衡理想与现实。比如,1962年,朝鲜战争的硝烟散去不久,中韩两国都非常贫困。而现在,中韩两国的贸易的贸易额甚至超过了美韩和日韩贸易额的总和。国家如此,个人更是如此,世界在急剧变化,身处这样的变化之中,年轻人更要心存高远。” 

  有同学好奇地问潘基文:联合国如何与全世界的人民联系?他答说,联合国不仅要与政府领导人沟通,更要与各个领域的活动家沟通,获取他们的支持。“比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如果不与环保人士携手,他的力量将非常有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做成大事,即便是人口排第一经济排第二的中国也不行。 

  只有与各国政府、公民社会和企业界等各种力量联合才可能成大业。”为此,他重申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对青年提出的希冀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心灵屋/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穷游家
   第12版:校园行/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畅聊吧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年轻人要在世界扮演中心角色”
大学生版大咖秀/大学城06“年轻人要在世界扮演中心角色” 2014-06-04 2 2014年06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