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学城/第四维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撑死在“面食王国”
韩佳怡
  韩佳怡(上海海洋大学)

  陕西人喜食面食,陕西人也善做面食。他们把面食吃得轰轰烈烈,把面食做得千奇百怪。还加上了真假难辨的典故传说,就更使陕西面食名扬天下了。所有到陕西的人都想吃上几样真正的陕西面食,否则好像不算是真来过陕西。

  “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对陕西面食的评价。

  陕西有做面食的好面粉。陕西的小麦生长是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深秋的时候,麦种就被埋在关中平原、陕北高原、渭河流域的厚重黄土里,一整个冬天,它们都吸纳着这片古老土地的精华;到了早春,西北高原的浩荡春风吹拂它们发芽,入夏便是大片的金黄色,还有麦客们的汗水。经过一年所有四季的轮换,领略了西北高原严寒酷暑,有古老农耕文明的呵护浸淫,这小麦是别处比不了的,这小麦生产出的面粉是陕西面食得天独厚的。

  不得不说,陕西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的花样百出的特色面食,让小编这种爱吃面食的人看得口水直流!

  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在陕西有腊汁肉夹馍、腊牛肉夹馍、粉蒸肉夹馍等等。最出名的还是这腊汁肉夹馍,几乎和凉皮、泡馍等成为陕西美食的代名词。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汁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地道的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肥肉不腻口,瘦肉满含油,配上热馍夹上吃,美味无穷。

  擀面皮

  擀面皮是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但又传说,岐山擀面皮源自300年前的康熙年间。岐山县北郭乡八亩沟村的王同江在皇宫当御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在烹饪实践中摸索制作出这种面食,深受皇后嫔妃们的喜爱,四季皆可食,且“食不厌多”,老百姓称为“擀面皮”。以“白、薄、光、软、酿、香”而闻名。擀面皮因其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的特点成为关中西府汉族面食小吃代表之一,同时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

  biangbiang面

  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biang-biang面俗称:“面条像裤带”,可薄如蝉翼、也可厚如硬币。用臊子或油泼辣子一浇,香气扑鼻,口舌生津,吃起来光滑、柔软、热火、筋道,既可口又耐饥,是彰显西北人豪放阳刚的美味佳品。去陕西的人,不吃一碗这样的面,谁敢说他去过陕西。一碗面就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象征!宽厚的面条,干柴烈火大铁锅造就了一碗最实在的绝顶美味。不过,这biang字笔画繁多,现今电脑是打不出来的。

  酸汤饺子

  酸汤饺子,顾名思义,贵在酸汤。但饺子也是好的。大肉馅、羊肉馅、海味馅,都有,以羊肉馅最受欢迎。一般手工制作,现捏现卖。讲究馅大皮薄肉多。基本是一个肉丸子。捏时双手合拢,两个大拇指往里一挤,使饺子呈带花边的疙瘩状。所以也有叫羊肉疙瘩、大肉疙瘩的。一碗下肚,酸、辣、鲜、香,四味齐齐涌上心头,吃的你大汗淋漓,香的你满嘴找舌头!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在过去是进贡皇帝的饮食而发明的,古时称“羊羹”。而羊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那时也被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所谓“馍”,其实是一种面饼,由顾客自己掰碎放进碗里,掰得越碎越好,交给厨房,加上羊肉粉丝一起煮一下捞出,配上糖蒜、香菜就成了“羊肉泡馍”。细细地掰馍、细细地品,品着鲜美无比的泡馍滋味,也品出了古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别样滋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抢鲜看
   第12版:穷游家/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易精彩/大学城
高校食堂奇葩美食TOP5
撑死在“面食王国”
大学生版大学城/第四维13撑死在“面食王国” 2014-12-03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