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学城/新民汇
     
本版列表新闻
~~~
~~~
~~~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角
苏剑秋
  苏剑秋

  在飞机上放眼望去,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渐行渐远,可它的文化却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近。 

  踏上这片亘古阴郁充满空气湿度的土地时,不曾想到文化就这样不经意间如此贴近。在游遍英伦三岛后,最后一站来到了爱尔兰海峡旁的利菲河畔,都柏林就这样静静躺在海景风光旖旎和浓郁文化积淀中。其实进入城市中心充溢着书香和挥之不去的文化气息,那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支柱。用现今时髦的话来讲,是文化产业链的延续。都柏林有三多,书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多、咖啡馆多,整个城市除了书香夹杂着咖啡香以外,那当然还有浓烈威士忌和啤酒的气味。这里平民与绅士同样沐浴着文化对城市的阳光雨露,是啊!就让我漫步街角前,去瞻仰那个人的雕像吧。 

  这不是写《都柏林人》的作者乔伊斯的雕塑吗?一个人站在路口,若有所思,手靠文明杖,另一只手便插在衣袋里,犀利目光注视着过往行人。也许他不知道街道前面,世界顶级的一线品牌应有尽有,这与他当年《都柏林人》描写的家乡“死气沉沉的生活”有关吗?饱经风霜后,家乡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文学成就,还以他笔下的基调构建如今都柏林的城市文化文学基石。 

  我突然觉得,全世界凡是富有成就的大作家,故乡情深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写作素材。乔伊斯和中国的鲁迅有相同之处,大家都是用真情描写故乡的一切情愁哀叹和永远不会改变的乡愁。他们都是离开故乡后一辈子活在故乡的风云中的。回国后,我偶尔在纪录频道中看到爱尔兰的作家们,又浅浅地了解了顶级作家斯威夫特和贝克特等才华横溢和享誉世界的爱尔兰人。 

  都柏林大街上人来人往,不时看到人们手提书籍,在露天咖啡馆里阅读的人比比皆是。走进十六世纪创建的三一学院,校园的古色古香和教学的严谨名扬天下。我看到在参天橡树下阅读的学子们,神情怡然。一个女学生手捧厚厚的英文版《安娜·卡列尼娜》,金发细嫩脸庞上,隐约看到点点浅咖啡色的雀斑。可认真阅读的神情却充溢喜爱,那是人们的精神之爱。爱尔兰的海美,乡村气息浓郁,而慢条斯理的都柏林处处弥漫书籍油墨的淡淡香味,它与沉郁阴雨无关,文化和文学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便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所在。还有那爱尔兰标志性颜色,浓浓的绿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6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心灵屋
   第08版:电影节/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创业说/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追剧迷
   第12版:爱美丽/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鱼肖生肖
蔷薇
街角
大学生版大学城/新民汇15街角 2017-06-14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