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我,还没资格谈尊重

      作为申花本赛季引进的最后一名内援,王伟加盟至今始终生活在外界的质疑声中。从未踢过中超的他来时籍籍无名,当他最需要用场上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时候,热身赛的一次冲撞让他受伤至今。当他终于有机会对外说出自己的心声时,他说的是“对不起”。“外界的质疑,我会承受。想谩骂的就骂吧,我也能接受。本身我确实是对不起俱乐部和球迷,大家有情绪,很正常。这事确实挺糟心的,作为第五个名额,这么关键,来了就伤,干养养不好,不骂你骂谁?所以,没关系。” 

      首席记者 沈坤彧

  • 球员不踢球,没任何价值

      还原伤情

      为什么一伤三个多月?现在恢复到什么程度?预计多久可以付出?

      其实对于俱乐部、对于球迷,我心里挺愧疚,觉得挺对不起他们。因为俱乐部的最后一个名额用在了我身上,第五个名额,真的很关键,肯定希望能派上用场。作为我来说,确实觉得比较可惜。 ——王伟

      记得是联赛开始一周前打北控,那场比赛踢了20分钟左右,我和他们外援一对脚,当时感觉是一个硬伤,非常疼,但我还想坚持,因为对我来说机会来之不易。那场比赛我也是首发,也想尽量表现自己。喷了一些喷雾,实在是太疼了,主教练可能也看出来了,把我给换下来了。当时也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情,因为这种伤病也平常,你一脚踢到他护腿板上了,感觉就是个很普通的硬伤。

      因为会肿,所以我连续两天,基本上24小时每隔半小时都在冰敷,不想它肿起来,想快点好。大约四天左右吧,其实当时状况是一天比一天好。第一天下不了地,然后慢慢的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到后来可以稍微慢走,第四天之后我可以稍微做些有球训练了。

      我当时非常着急,因为刚来这,也没有什么名气,而且我之前的俱乐部也降级了。我急是因为想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结果适得其反。当时感觉就是疼,但问了很多大夫,给我的反馈都是没有什么大问题,骨头可能没什么事情。比赛(和苏宁的预备队比赛)的前两天我开始跟队训练,因为我还是想通过训练才有机会上场。那两天还是非常疼,但我一直咬牙坚持。

      预备队比赛我就踢了,当时已经感觉非常疼,跑步都是一瘸一拐的,但我就觉得只要骨头没有问题,韧带或者其他的反应其实没有什么问题。踢了大约六七十分钟吧,疼,我就继续冰敷,我以为这是受伤的正常反应。然后第二周我又勉强练了四五天,觉着会慢慢变好的。就又踢了一场预备队,实际上我还跟了赛前训练,吃了扶他林。但这场预备队比赛我实在坚持不了了,太疼了。因为这是生理反应,不是靠你意志品质可以坚持下来的。所以踢了半场我实在坚持不住了,就主动要求下场。

      这肯定不对劲啊,怎么会越来越疼呢?紧接着我就去拍了个片子。看起来那个地方是有一点骨折,因为骨头正常是圆滑的嘛,它出来一个角块。我当时才觉得,是不是真的有点问题。那时候已经过了三周了,才意识到可能真的骨折,我那时才开始休息。休了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但是我一直没打固定石膏什么的。也不是完全休息,每天都在健身房训练。练了四周左右,我又开始慢慢训练,跟着康复师上场地进行一些慢跑什么的。

      过了大约又一个月,这就是三个月。这时开始正式跟队训练了,应该是两周之前。练了两天吧,还是有点疼。我现在想,可能那时候骨头还没完全长好,因为我听说长了两个月的骨头可能用手一掰就下来了。因为跟队训练有激烈对抗嘛,肯定容易刺激到它,而且这两天训练时间也比较长,大约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左右。而我之前一个人在场地上训练大概也就五十分钟左右。到第三天,球队开始调整,运动量不是很大。然后我就感觉,又回到了开始受伤时的那种感觉。我当时想,是不是因为前两天训练反应有点大呀?然后球队去天津了,我跟着预备队训练,练了一堂课,还是感觉特别疼,和一开始一模一样。我觉得不对劲,下午立马去拍了个核磁共振。第二天早上按理说应该出发了,但结果出来又不对了。我那个骨头,就是骨水肿,因为没长好嘛,骨头刺激周围的软组织会出血。

      又等于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感觉真挺抑郁的。球员不打比赛,自我价值没有任何办法体现。事情到了今天这样子,可能还是因为我太心急了,过早投入对抗。现在的结果就是——因为它再次受伤会比较麻烦点——可能要往骨头里打一针,我不确定是什么针。打完之后我休息一周到两周,再开始练练试试。

      如果彻底不行的话,那真的要进行一个小手术了。那骨头如果要游离出来或者已经出来的话,那我要做个小手术给它切了。这伤特别奇怪,因为你要作为普通人,这伤一点问题没有。但你只要一跑起来,它就出问题了。因为跑起来正好对这里有个挤压,具体我也不是太明白。

  • 想踢球想上场想证明自己

      直面质疑

      从来没有踢过中超的球员,到底配不配得上申花这样的平台?

      口说无凭,我憋足劲要去场上证明自己,但我现在上不了场,说再多也没有用。所以面对外界的质疑,我只能闭嘴,因为我没有任何反驳的能力。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毫无价值。不能踢比赛,就是毫无价值。连尊重可能都没有,这个很正常。总是要到了一定的位置,才有资格去谈尊严。——王伟

      对于外界这些质疑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到中能的时候受到的质疑更多。当时中能刚掉到中甲,还是一支非常强的队伍。我一个默默无闻的球员,当时很多人怀疑,我铆足了劲。不过当时没有受伤,可以踢比赛,我就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时间久了,表现不错,自然就被认可了。

      但既然现在伤了,就只能该治疗治疗、该训练训练,心理就靠自己慢慢试着调整,那有什么办法呢?外界的质疑,承受着吧。想谩骂的就谩骂,我都能接受。本身确实是对不起俱乐部和球迷,他们有情绪,很正常。这事确实挺糟心的,作为第五个名额,这么关键,你来了就伤,干养养不好,骂你很正常嘛。所以,没关系。我不介意,你作为球员你做这个工作挣这个钱,就包括这个东西了。

      其实想想,俱乐部现在承受的压力应该比我更大,因为他们选择引进了我,我偏偏受伤了。原本领导他们还希望我快点伤愈可以上场,现在拿到这份核磁共振报告,也只能劝我不要着急,宽慰我让我慢慢来。心里确实不好受,还不如上场踢得像摊屎,至少还有机会努力嘛。我现在就是每天都在想,什么时候能好,我想踢球想上场,想证明自己,想实现自我价值。球员的所有价值真的只能体现在场上,这和你挣钱多少没有什么关系。实际要说来了申花年薪也没有比中能高很多,因为在中能比赛踢得多,一年30场我基本踢30场。要想安逸的话我就选择中甲的平台了,很舒服了,我可以保证在中甲任何球队都能踢上球。只要不受伤,这一年踢下来加上挣的奖金,其实和这里也差不多。你在申花打绝对主力,不确定性特别多。对我来说来申花是个挑战,但这是我的选择。

      和俱乐部签了四年,我还有机会证明自己,但希望我能抓住机会,因为像这么高的平台给你机会真的不会太多。

  • 再普通的人也有追求……

      王伟说自己在百度上查过,打自己的名字进去搜,有人物简介的就有三十多个。“我的名字再普通不过,就像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一样,但是再普通的人也有追求,也有想实现的梦想。”

      文/沈坤彧

      “其实我之前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候比现在要更难了。”采访的时候,王伟说了一句。他指的是2009年,当时他在乙级联赛的八喜效力,因为膝盖受伤,养了一年。“我经历过这种感觉,但这事你经历再多也没用,对你再次受伤后的心理承受力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多受几次伤只能给你经验,但它无法减轻你心理上的那种煎熬。”

      拿到最新的一份核磁共振报告,是在预备队出发前往天津这天。原来他准备和球队一起去的,看到报告知道自己去不成了。接着就是间歇,他回大连,在当地又找了医生问自己的伤,他想多听些专业的意见。但是现实摆在眼前,他说放假那些天在家,感觉生无可恋。“告诉自己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吧,命运不断锤炼我,它不断打击我。为什么老天要这么折磨我呢?”他笑了笑,“一次次给我打击,大概是喜欢看我被打趴下又站起来的样子,然后再给我来上一拳。”

      来了申花以后度过漫长恢复期的球员,王伟不是第一个,他的老乡毕津浩和他有相似的命运,“我和毕津浩聊了很多,当时在健身房只有他陪我。伤病队员肯定更有共同话题,说起来肯定是很难过,也没有办法。他也经历了一年,这就是人生吧。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话说不下去了,他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用手指按了按眼角,那里微微有些泛红。

      王伟说自己在百度上查过,打自己的名字进去搜,有人物简介的就有三十多个。“我的名字再普通不过,就像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一样,但是再普通的人也有追求,也有想实现的梦想。”申花是他的梦想,当这个从没有站上过中超舞台的球员在临近2月底接到俱乐部的电话,告诉他决定和他签约的消息时,他的幸福呼之欲出。“我试训的时间真的很长,那两个月对我是非常煎熬的。因为我很想留在申花,所以要不断地证明自己,但同时我又惧怕被淘汰。所以后来冲绳15天居留到了不得已离开后,我已经准备要去踢乙级联赛了。我回了中能,每天按部就班训练,直到有一天接到了电话……”

      但是他几乎只是瞥到了一眼幸福的影子,伤病来得这样猝不及防。现在最差的打算是要去开一刀,他说如果开刀的话,恢复的时间就得按月计算了。“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我只能做好最坏的准备。如果把一切想得太好,打击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