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普陀区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市民开放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普陀模式”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8年07月16日        版次:A14    作者:李一平

     普陀区内55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向市民免费开放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普陀区作为上海市的人口大区,普陀体育中心、真如体育馆一向是市民们健身运动的首选去处,市民秦先生表示,每到周末、节假日,场地预约情况非常火爆,如果想踢个足球、打个篮球的话就不得不提前许多时间早做准备。近日,随着普陀区内55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向市民免费开放,普陀区市民健身有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选择。

  7月12日,由普陀区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和上海华体西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上海市棋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海桥星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静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普陀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启动仪式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成功举办。

  据启动仪式现场宣布,普陀区将有63所公办中小学体育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由于正值暑假期间,其中8所学校处于大修中,其余55所学校将平均在每天的6:00到8:00,18:30到20:30两个时段,合计每天向市民开放四个小时左右,为满足市民的日常健身运动需求提供家门口的场地。 

  目前,市民仅需在开放时段到学校办理全民健身卡,并通过微信绑定后,即可扫码入场,中、小学生可凭电子学生证入场,无须另外办理健身卡。

  “桃浦模式”升级

  成为特色“普陀模式”

  据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珏介绍,普陀区全区公办中小学校将从7月开始,统一开启全覆盖、全时段、全方位的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在寒暑假期间设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日”活动,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与学校体育的融合,打造普陀区开启美丽校园“共享健身”的新模式。

  事实上,这并不是首次普陀区将学校场地开放给市民,早在2008年,普陀区就依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等五部门<关于本市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指导意见的通知>》,开始布局学校场地开放工作。2013年3月,普陀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提出了在10所学校进行夜间开放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将校园灯光工程作为政府实事工程加以推进,拓展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新领域。

  2014年12月,桃浦镇与上海华体西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桃浦镇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托管协议书”,创新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管理模式,形成“桃浦模式”。经过近四年时间的努力,普陀区确定了以“政府主导、委托管理、有序组织、统一规范、服务群众”为原则,启动全区学校体育场地第三方委托管理模式,正式形成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特色“普陀模式”。除了设立学校体育开放日以外,普陀区还首先实行了“五统一”的开放标准,即场地开放范围、开放时间、环境标识、数据平台、信息发布五个方面的统一,对学校体育开放工作进行了规范。

  场地开放+青少年培训

  推动体教深度结合

  除了市民朋友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免费的健身场地外,从7月起,这63所学校还将设立“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日”,在双休日、寒暑假的规定时间段,通过活动形式有序组织学校体育场地对社区开放。将场地开放工作与学校青少年体育培训、活动结合起来,与社区小型运动会、公益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启动仪式现场就举行了一场校园勇士挑战赛活动,吸引了周边不少青少年的参与。普陀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黄敏华表示,希望通过在学校场地举办青少年体育培训、赛事的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解决学生课外体育培训问题,深化学校体育与体育技能培训融合。

  据了解,“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日”将在每年9月、3月以项目申报的形式,确定学校场地开放半年活动清单,此举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还丰富了场地开放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