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干了眼泪,许涛想到了最快捷、高效的网络求助。7月12日,许涛的淘宝网店开张了。店里的“商品”只有一种———每份1元钱的“爱心”。网店网址被许涛链接到了他位于人人网和QQ空间的求助帖中。10天时间,许涛就卖出了15000元的“爱心”。然而好景不长,7月22日,许涛的网店因“所卖商品违背淘宝交易规则”而被淘宝网关停。“淘宝无法确定募集的钱用来干什么,所以不允许这种个人的募捐行为。”
网店求助之门关闭了,许涛把求助主战场转移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8月6日,他将父亲的照片和父亲病情诊断证明书照片上传至微博,以求“有图有真相”。8月12日凌晨,许涛发布了自己的首条长微博,其中有自己和母亲的手机号、父亲的诊断报告、父母和自己的照片、身份证照片以及支付宝和银行卡号。
对于捐款情况,许涛做了详细记录,并在博客和微博上公布。他声明“以人格作保”筹集善款,希望捐款人能给他一个详细账号,他会在3至5年内还款,他还特别说明“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无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是工作变动,都会及时将联系方式和情况公开,“不会让大家找不到”。
一位网友在捐款后留言希望许涛信守承诺。这位网友表示:“并不在于这钱财”,而是“对于我们继续信任这个社会很重要。”
8月14日凌晨4时13分,许涛突然发现拥有250多万粉丝的作家慕容雪村转发了他的求助长微博,随即许涛微博界面便不断出现@、评论、私信提醒。一个多小时后,有着170多万粉丝的演员秦岚也转发了这条求助微博。这一天,许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8000元。“查卡里的钱时,我吓了一跳。”他觉得父亲有救了。
集结着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力量的微博此时似乎成了许涛一家的“救命稻草”。而这种“神奇”作用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网络名人的关注和转发。许涛通过1万条微博,在几个月时间里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筹集了三十余万元“救命钱”,创造了又一个互联网救助的“神话”。
拥有70万粉丝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表示,一些重病大病患者,当没有足够支付能力进行治疗时,在正常渠道无法获得救助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微博自救。他认为,对大病重病无钱诊治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全民医保、大病医保制度的完善。
周聪聪 樊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