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隔代溺”影响亲子教育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年轻的妈妈们大倒苦水:“我儿子只和奶奶亲,我这个妈妈在他心目中没啥地位”、“好不容易单位放假可以回去住两天,宝宝就是不让我抱”、“气死我了,婆婆不许我抱孩子,说那样孩子就只和我亲,不和她亲了”……隔代教育几乎渗透到每个小家庭当中,随之而来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其中最让年轻爸爸妈妈们担心的就是:隔代抚养中,祖辈的隔代亲“隔”断了亲子之情。

  孩子寄居祖辈家,对亲妈不“感冒”

  胡小姐和先生的孩子在半岁时,被爷爷、奶奶带回老家抚养了,直到现在快满三岁。“且不说现在我们工作忙没条件接他过来,就算有条件,他也不愿意来。我们放假回家看儿子,结果小家伙愣是不让我们抱。 一抱就往奶奶怀里钻,坚持再抱他就哭,一点儿也不认我们了。”孩子如果不和父母只和爷爷玩,爷爷就高兴得不得了,说什么“爷爷最疼宝宝,宝宝最亲爷爷”。“虽然是调侃着说的,还是让我很不是滋味。”

  ●点评

  年轻父母要宽容对待隔代亲

  像胡小姐这样的年轻夫妻,因为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把孩子全托给祖辈抚养的大有人在。“全托”固然减轻了年轻父母们的压力,但父母如果在孩子日常生活中长期缺位,将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很陌生甚至抵触的情绪。原来“母子连心”的亲子之情被“隔代亲”所取代,奶奶或姥姥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取代了妈妈的地位。

  隔代亲是人类特殊的一种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试想,如果孩子一直和妈妈亲,妈妈上班后,孩子哭得和泪人一样,一下子不能适应,我们不心疼吗?而且,隔代亲让祖辈开心,也让孩子情有所依,是双赢。如果孩子寄居在祖辈家,做父母的有空时要经常回家看孩子,只要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一直缺位,一般孩子在3岁后,自然就更倾向于亲子之情,所以,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宽容地对待隔代亲。

  祖辈包办一切,挤占亲子空间

  孩子吃什么,奶奶来做;孩子要玩什么,爷爷来陪。东东自从满月后,每天早上睁眼看到的人就是奶奶,每天睡觉时都是由奶奶哄着闭上眼睛。

  刚开始,东东妈还觉得挺省事的,家里的一切,老人们都弄得井井有条,甚至孩子出生后,她也没有落下过一次单位的旅游,出去十天半个月,孩子没半点不适应。“现在孩子三岁了,一哭只有奶奶哄才有效,我只像一个陌生的阿姨,使劲挣脱我的怀抱,甚至有时不高兴就当着我的面吼道:‘你是坏人!’”每当东东妈想和孩子亲近时,奶奶就过来说: “快去上班,快去工作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点评

  祖辈时间再多,也不要大包大揽

  无特殊情况,工作之余,晚上应让父母自己带,周末也要鼓励父母多带孩子出去玩。婴幼儿的情感与相处的时间是成正比的,祖辈大包大揽的结果是孙辈与父母的生疏。

  父母在遇到“隔代亲”超越“亲子之情”时,首先要感谢和体谅祖辈,而不是责备祖辈。正确的做法是合理引导“隔代亲”向“亲子之情”过渡,儿辈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而不是依赖祖辈去做,而且尽量和祖辈沟通好。

  隔代抚养的三个原则

  辅助原则: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祖辈处于辅助地位。即使祖辈已退休,时间、精力宽裕,也不要大包大揽。

  亲而不溺原则:祖辈对孙辈要把握一个“亲”字。尽可能不厌其烦多陪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增长知识,但不能溺爱,满足的是孩子的正当要求。

  给儿辈留足空间:学会放手把一 些事情交由儿辈自己去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旅游休闲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太太厨房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大手小手
   第16版:名人生活
教你快速读懂奶粉营养成分表
“隔代溺”影响亲子教育
摄影师拍摄世界各地孩子的玩具
美国自然分娩专家:生孩子可以没那么痛苦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10“隔代溺”影响亲子教育 2014-04-09 2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