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庭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扇的雅致
  ■梅州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 扇)作为拂凉工具,人们才普遍使用了。扇子与我国的绘画、书法、文学、雕刻等文化艺术相融合,历代的达贵显人、文化名流均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扇子中的精髓——苏扇,2006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苏扇具有特定的文化收藏价值。

  首先,苏州的折扇生产始于南宋,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制扇中心。由于苏扇制作精良、品种繁多、尤其是繁杂的制扇工艺程序,是纯手工制作技艺更难以仿制, 经历代能工巧匠的辛勤耕耘,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地方风格。无论是扇骨的造型艺术,还是扇面的制作绝技以及扇面的绘画技巧,都构成了苏扇文化,驰名中外。

  其次,扇子与文学创作、书画艺术、戏曲文化和舞蹈、园林等艺术处处相关、紧密结合,无处不有。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都有扇子的描述;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喜欢在扇面上绘画赋诗,已成为中国书画家的一大特色;扇子在戏曲艺术中被称为“万能道具”。折扇,在苏州评弹艺人手中除了运用扇子表演角色外,还用来当作各种兵器道具,使表演更为逼真动人;在中国民间舞蹈中,一般常用折扇式彩扇,《扇子舞》是现代舞坛的一朵小花,一把把扇子 将江南的采茶风情表现得栩栩如生;还有在苏州园林内、江南民宅等建筑也能常常领略到扇形图案、扇形花窗、扇形亭子等造型的艺术之美,显示了深厚的吴地文化魅力。

  第三,苏扇,由于制作精良,品种繁多,深得人们的喜欢,这小小的扇子带着浓浓的古韵今风吹遍了世界各地,让更多地人知道了苏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为宣传苏州、了解苏州,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第四,苏扇除了用作纳凉驱暑外,高档的艺术品扇,都出于名家名匠之手,颇有赏玩和收藏价值,既丰富活跃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又陶冶了高雅情操,难怪人们会对它青睐有加了。

  扇子蕴藏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流变、发展,从羽扇、纨扇到折扇,结构不断完善,品类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升,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几百个品种的扇子家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环境周刊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公告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苏扇的雅致
刘海戏金蟾(国画)
识别假邮票
“千年古港”遗址考古展
画坛有史最贵一只鸟 价值六千多万的《孤禽图》
“看看我们”肖像摄影展
氤氲水墨解乡愁
家庭周刊家庭收藏15苏扇的雅致 2017-04-19 2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