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家庭计划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80后生二孩意愿薄弱
宗禾
  “80后”近年收入水平有何变化?想生二孩的有多少?和父母的关系如何?……近日,复旦大学发布“80后的世界”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部分结果,聚焦“80后”的婚育观、家庭生活和生活方式,通过截面数据与长趋势跟踪数据的对比分析,深刻描绘“80后”的生存状况和生命轨迹并记录中国社会变迁。

  此项调查历时8年,先后开展1次基线调查和2次追踪调查,入户访问近1200户上海地区“80后”家庭。“80后”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调查发现,他们传统与自主并重、压力与韧性兼具,在社会变迁和代际夹层中展现出日渐多元的态度、行为与未来愿景。

  调查发现,上海“80后”在结婚、生育、代际关系等方面都呈现出传统与自主并重的新时代特征。

  一方面,上海80后的结婚年龄明显推迟。原因之一是“80后”的婚前同居率上升至四成,30岁至34岁调查人群中未婚的比例已上升至男性19.2%、女性12.5%,婚姻中学历“男强女弱”的现象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妻子受教育年限与丈夫相当或更高的婚姻已占83%。另一方面,“男长女幼”、“门当户对”的婚姻依然是主流,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以及夫妻双方均为非农户口的婚姻、夫妻双方均为上海户籍与夫妻双方均为外地户籍的婚姻都占据近八成,近一半“80后”的配偶是通过介绍认识的,且主要介绍人是长辈亲戚或父母。婚姻满意度与结婚年限呈现U型曲线,在第一年蜜月期后,婚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在5~7年间处于低谷,然而历经七年之痒仍未解体的婚姻将再次回温。

  家庭内部决策权的分配呈现出男性主管家庭重大开支,女性主管日常开支与子女管教,特别是子女教育。值得欣慰的是,在关于妻子是否应该工作这一话题上,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已形成共识应由妻子自己决断。

  当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也是“80后”的一个行为特征,随着中国的生育政策逐步放松,上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孩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孩的前三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

  代际关系方面,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但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现实中约三分之二的“80后”与父母同住。“80后”与父母的互动与互助也是频繁而紧密的。超六成“80后”的父母经常帮助其料理家务,与此同时,超一半的“80后”每周至少有一次为父母提供日常帮助,将近四成的80后每天会通过电话、视频、短信等方式联络问候父母。

  更重要的是,在照顾子女的过程中(外)祖父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超过90%的“80后”在孩子上学前都离不开自己父母的帮助,而且多数父母每天都会帮助照看(外)孙子女。当“80后”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首要渠道仍是父母或配偶,即便已过三十而立之年,家庭仍是他们最重要的避风港。

  通讯员 宗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环境周刊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旅游休闲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健康讲堂
   第15版:两性私语
   第16版:名人生活
沪上80后生二孩意愿薄弱
“控制出生缺陷、促进健康发展”
四平街道举办“我是社区烘焙师”活动
松江区辅读学校师生们在关爱关怀中
杨浦区为老人举办 防金融诈骗知识讲座
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家庭”
朗朗阅读声 浓浓晚霞情
家庭周刊家庭计划05沪上80后生二孩意愿薄弱 2017-06-14 2 2017年06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