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对外卖小哥雷海为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有读者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网友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静下心来阅读?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读书,我们一起思索,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讨论:要读什么书,能获取知识,愉悦身心,充实精神?
今天小编为读者推荐一本今年刚才出版的新书《阅读者》(Latest Readings)。它是英国克莱夫· 詹姆斯(Clive James)著,乔晓燕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2010年,克莱夫· 詹姆斯被诊断出晚期白血病。他将图书馆搬回剑桥的家中,“生活,阅读,或许甚至有时还会写作”,由此诞生了这份别具意味的“阅读笔记”。詹姆斯生平写作了很多获奖的文学评论、诗歌和历史著作,而《阅读者》这本书会包含那些他认为在人生即将开始的时候,他应该好好读的书。在这份阅读记录中作者还审视了自身,分享了他对于文学、家庭以及生与死的沉思。
这里介绍一下克莱夫· 詹姆斯(Clive James),澳大利亚裔英籍作家。他身兼众多身份,是文学评论人、诗人、译者和传记作者,也是广播人、电视评论人,被誉为继艾德蒙?威尔逊之后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著作四十余部,主要的作品包括《文化失忆》(Cultural Amnesia)、《不可靠的回忆》(Unreliable Memoirs)和《20世纪的名誉》(Fame in the 20th Century),另译有《神曲》(Dante's Divine Comedy)。他是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剑桥大学荣誉院士。
推荐《阅读者》编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杨揄熹女士的分享文章,并摘录《阅读者》部分篇章,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