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第101种姿势
在纪实摄影领域享有盛誉的玛格南图片社的收藏里,有风格各异的上百张图像心灵相通地指向了同一个主题:阅读的人。
它们拼贴出“阅读的一百种姿势”——陷入沉思的,潇洒不羁的,头顶烈日的,偷得寸光的,泥土之上的,枪杆之下的,一人独乐的,众人同享的,推着婴儿车的,以及半边拿倒了的杂志就遮住整张脸的一位小小读者。
文学家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则为我们展现了阅读的第101种姿势——用他自己的话说:既不知灯光何时熄灭,不妨便读到黑暗来临。
这位被誉为继艾德蒙·威尔逊之后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一群才子的集合体”的天才读者,2010年被诊断出晚期白血病,他由此将图书馆搬回剑桥的家中,“生活,阅读,或许甚至有时还会写作”。詹姆斯全心全意地回归一个“资深读者”的本分,同时,将在这一特殊时刻的阅读中诞生的心得慨然分享,于是有了下面这一册独特的阅读笔记。
有别于那些摄影的瞬间的,这第101种姿势是一个有关时间的故事。但是,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他,会发现时刻都能捕捉到一道别致的阅读风景:
直到现在,我还在执行医嘱,每天至少走动半个小时,以进行腿部锻炼。
夏天的时候,我的走动包括步行到市中心,再返回住所。我走到书店,买几本书,然后回来。如果天气寒冷或下雨,我就只能在室内走动了,这感觉像是在浪费时间。在屋里转悠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种边走动边阅读的方式。我只需记住屋里家具的位置,就可以在活动的同时阅读吉卜林的诗歌作品了。这看起来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笔下很多诗歌的节奏律动就像是一种行军的节奏,属于军旅风格。
他接着展示了这种属于军旅风格的吉卜林诗歌。你只能叹服于这种苦中作乐的新探索。
应当读什么?
很多的时候,詹姆斯仿佛随时听见生命倒计时指针的响动。因而这些读书心得当中极为重要的、首当其冲的一个议题便是:读什么?答案是,你既会在他的阅读清单里遇见一个个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海明威、康拉德、吉卜林、奈保尔、拉金,也会随他走进一些西方文化世界中的陌生领域,从民间的二战读本到好莱坞的女导演,再到一栋名流云集的美国别墅。在他来看,“文化不是资质的问题,而是深度的问题。有时,业余爱好者给人们的启迪要多于终身教授。”
当然,有的书,是他无论如何不忍舍弃的:
对于康拉德的重读在我的这本书中贯穿始终,因为我的阅读就是这样进行的:我没有集中一段时间重读他的主要作品,而是将这些作品分散开,不时进行阅读。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我知晓自己时日无多,不想在一个作家身上花费过多时间。有时我得告诉自己,该放手了。可是对于康拉德,我却总也做不到。
又有时,他也会读着读着“不知老之将至”。这便是让我们也不禁分享起这份阅读之乐的迷人一刻。
其实, “走在人生边上”给詹姆斯带来的,不只是更加争分夺秒或欣然忘食,还有那些岁月沧桑下的反思与作品碰擦出的新的火花。他发现,哪怕读了一辈子,有些书,是切实生活过一个时代以后才重新理解的:
曾经有很多年的时间,我埋头于现代历史的阅读中,这也让我反观这本书时,终于理解了某些历史事件所具有的真正杀伤力。康拉德似乎有着某种先见之明,对于政治力量他也异常敏感,能够看出在他有生之年已然在重塑整个世界格局的那些力量。到了我自己生活的时代,这种重塑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其代价是千百万人的生命。现在,我可以清楚地看出,康拉德其实早已猜到了结局。但早年初读《诺斯托罗莫》之时,我年纪尚轻,对这个世界上已经发生了什么,都毫无头绪。
他也捕捉到了那些文字的律动之外隐藏着的力量:“当你到了一定年纪,你会发现对于一本书,你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是否具有一种力量,会激发你去思考。在你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种力量。”
沉闷的写作是一种犯罪
詹姆斯在英语世界中是一位雅俗共赏的文化偶像。除了书评人这一身份,他还是一位诗人、广播人、电视评论人、译者和回忆录作者。他的才能和兴趣似乎没有界限。无论作为文学评论人还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人们说起他,睿智、幽默等等一连串的形容词似乎成为评价的共识。事实上,幽默本来也是他自己所在意的表达要素,詹姆斯旗帜鲜明地反对无趣,对他来说,沉闷的写作是一种犯罪。
但与此同时,他幽默中的严肃则构成了他人格中重要的另一面。正如他对于笑话的如下评价:“我并不喜欢为了讲笑话而讲的那些笑话,我喜欢那些能够揭示真相的笑话。”因为出生于“二战”爆发的同年,詹姆斯倾注了大量心思在这一话题上,从他的阅读笔记中就得以窥见一斑。
或许尤为可贵的是,他是那种不仅自己乐在其中,还忍不住要与所有人分享的读者。将知识普及给大众既是他的一大愿望,也是他所身体力行的。这些时候,他既游刃有余地往来于思想和文字间,也毫不吝惜地抛洒出爱恨情仇。关于文学批评这项事业,他在书中写道:
我认为文学批评是一种责任。批评家应该说,“看看这部作品,棒极了!”而不是简单的,“看我读过多少作品”。在剑桥三一学院教堂的墓园中,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墓碑上用拉丁文写着:“他把思想从语言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如果我有一块墓碑,我希望上面写的是:“他喜欢读书,并喜爱分享。”
而他又是这样一位极具感染力的叙述者,当你沉浸于他的叙述,正如同恰与一位故事高手一同困坐门畔,听着他的滔滔不绝,等候一场大雨将至。
他为我们示范了,如何在书中找到彼此,找到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