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人生活
     
本版列表新闻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门人”~~~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门人”~~~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门人”~~~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门人”
单霁翔进入退休模式
王沁雨
图TP
图TP
  4月11日,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宁波进行了他退休后的首秀:“4天前我退休了。我第一次体会到,退休也很累。我连续看了几晚上的微信、微博。有人祝福我平安退休,也有同事说:‘这老头终于退休了,可以休息休息了’。卸任当天晚上,我就与新任院长王旭东夜查故宫中控室和安保部门,第二天我们两人又走了一万五千步,进行查看和交接工作。”谈及刚刚到来的退休生活,单霁翔这样说。

  “大院”看门人

  单霁翔出生于江苏,3个月大时,就被父母带到北京定居,是四合院里土生土长的毛头小子。他2012年上任,当大家还叫不清楚他名字的时候,单霁翔就在公开演讲中贡献了一则金句:“我没想到在我临退休前最后一个岗位居然叫我到北京最大的四合院来看门,我觉得很荣幸,这个院子确实很大,不好‘看’”。

  看门人,这一任院长最为人所知的标签,就来自他接地气的表达。执掌故宫七年,单霁翔无疑是个尽责尽职的“看门人”:他是全世界第一个走遍故宫9371座房屋的人,是第一个精确了解我国有1862690件文物的人。就是这位忙得闲不下来的花甲老人,用了7年时间,带领故宫走出低谷,实现亿万创收,把故宫真正打造成了中华文化的符号与标杆。

  上任之初,他就走遍了宫里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成为故宫有史以来走遍所有房间的第一人。由此他也总结出许多故宫的问题:“你的馆舍宏大,可是70%不开放;你说藏品丰富,可是99%都看不到;你说观众数量庞大,可是绝大多数都目不斜视从前门走到后门。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2016年,经过3年的研制,紫禁城被点亮了。坤宁宫等大殿率先试点,不发热的LED灯亮了,扒在窗户上张望的观众直起腰,也能看清高台上摆放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了,甚至殿内一些彩绘细节也能瞅得一清二楚。故宫近50%从未开放过的在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责任与真心

  2013年初,单霁翔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文化尊严订下了一条规矩:故宫开放区内不允许机动车驶入。法国总统奥朗德来访故宫,车队马上要来了,单霁翔却大手一挥,关上了午门。他说:“不管是谁,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至此以后,所有贵宾无论中外,再也没有过乘车进入故宫的例外。

  后来有一次,故宫午门外,一位来自东北的老大爷认出了单霁翔,并提要求:“我这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想走中间的门,当一次‘皇帝’。”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要求,单霁翔却当真了。午门三个门洞第一次全部打开。“让观众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

  故宫越来越火,单霁翔却从不涨门票,他怕把那些条件不好的参观者拒之门外。他始终说:我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故宫的美。故宫首次实现了借助网上售票实现限客错峰,打造“智慧旅游”;在限制游客人数之外,他扩大故宫的开放面积,整治端门、午门广场,禁止员工私家车入红墙,甚至把故宫一个职工食堂改成洗手间,这背后的一切都离不开单霁翔这位真心对待故宫和游客的“看门人”。

  “段子”与弯腰

  大多数人熟悉单霁翔,是因为他的“金句”“段子”。但细品会发现,这位睿智老人明显是在借着“段子”的梗,想着法子博得大众对于故宫的关注。他代言的是故宫博物院,是北京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泱泱五千年的文明。

  他捡烟头的“段子”,很多人已经听过。“我走到哪儿捡到哪儿。他们(工作人员)就会用手机悄悄告密,院长奔东去了,你们快去,先把烟头捡起来。”很多次公开场合,他绘声绘色地讲,“其实我都知道这些猫儿腻。我就故意满院子走,故宫一下子就变得干净了,多好。”

  “段子”背后,是一位花甲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弯腰。有一次公开亮相,院长脸上结着明显的痂。很多人关心,打听情况。工作人员悄悄说:“院长看到台阶上有垃圾,直接过去捡,一个没站稳,把脸搓破了。”“摔得多狠啊,我们院长脸上的痦子都给蹭掉了。”好在后来,痦子又长出来了。院长的脸没毁,大家松了口气。“故宫不能有一片垃圾,屋顶不能有一棵草。”这是他给故宫人提出的基本要求,而他是第一个身体力行者。

  文创“带活”老故宫

  北京,600多岁的故宫博物院也因“脑洞大开”,成为文创界“新晋网红”。随着该馆在文创产品的元素性、故事性、功能性上重新定位,2016年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单霁翔在多个场合表示,以前故宫博物院中的文创产品商业气息太重,缺乏创意,且没有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无法满足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愿望。为了“唤醒”沉睡文物,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以“萌”为设计理念、充满故宫元素的“宫廷娃娃”家族系列产品以及以紫禁城内生活的流浪猫为创意的“故宫猫”系列产品。此外,“帝后款”手机壳、“正大光明”移动电源、万寿无疆钛金眼镜等文创产品也都成为“爆款”。如今,几乎每一个故宫的展览,都会有相应的文创产品,比如《千里江山图》、赵孟頫展等。这些产品从展览思路刚定型时,就开始创作。

  “我们会邀请各界研发团队,详细把展览的主题,将展示的文化面貌,和文物是什么都告诉他们。这样等半年后当展览展出时,一批文创产品就出炉了。”单霁翔说。光有设计图纸不够,单霁翔要求每个文创产品面世前,都要出样品,这样才算对消费者负责。“只有看到样品,才知道它使用的材料是不是环保,对于儿童是不是安全,性价比是不是合理,以及是不是准确传达了故宫的信息”。

  在单霁翔院长在任的七年多时间里,文创产品毫无疑问是一抹亮色。但同时,故宫博物院也曾因此被质疑“过度商业化”。但他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我们实实在在做的是去商业化。”他举例说,过去在乾清门、隆宗门等地都存在与古建筑不协调的商店、餐厅,“这几年我们都去掉了”、“文创产品要平衡游人的需要和游人的参观感受,这个平衡是要充满智慧的。我们过去的商店充满商业气氛,但博物馆的商店必须充满文化气息。”

  尽管舆论对这位史上最大刀阔斧的院长有褒有贬,但毋庸置疑单霁翔为新时代的文化管理者立了一个新标准。

  今年年初在故宫志愿者的总结会上,单霁翔说:“我们将尽己所能,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活在当下,把一个完整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600年。我退休以后,想来故宫当一名志愿者,希望面试的时候手下留情。”退休“出宫”后的单霁翔,会去哪儿?不知道。但很多人希望,有一天在太和殿参观,一抬头——原来是您,单讲解员。

  整理 王沁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申城纪实·专版
   第05版:申城教育
   第06版:职教天地
   第07版:职教天地
   第08版:职教天地
   第10版:申城教育
   第11版:专版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家庭计划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大手小手
   第16版:名人生活
单霁翔进入退休模式
周杰伦练琴史:成功靠“听妈妈的话”
【声音】
家庭周刊名人生活16单霁翔进入退休模式 2019-04-17 2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