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国标的缺陷是啥?
老国标的主要缺陷,是对不合格产品的判断比较模糊。34个检验项目中,只有3个否决项:最高车速、制动性能和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整车质量、脚踏功能等18个“重要项”中只需15项达标,轮胎宽度、整车外观等13个“一般项”中只需9项达标,都算合格。而新国标就是把所有项目都定为否决项,只要有一项不合格,整车就不合格。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变化是:最高时速由20公里提到25公里;整车质量从40公斤升至55公斤;电动机最大功率由240瓦改为400瓦;还修改、强调了防篡改和骑行功能。
2.车主为啥扎堆上牌?
从4月15日零时起,现有电动自行车多数老车型都不能再卖。现在的老目录里有2000多个型号,而在市经信委上月公布的符合新国标的第一批产品目录中,只有243个型号,涉及78个品牌。
而根据规定,自购车之日起15日内应申请登记上牌。因此,4月30日零时起,就不能给老款达标车上牌了。4月29日前,全市各区非机动车管理所各受理窗口全部开启,中午和周末无休。
3.超标车还能上路吗?
新国标实施后,上过牌的老车型仍可正常上路。
虽然大批老款“大块头”最近纷纷上路,但新国标将严控生产和销售的源头,随着车辆逐渐老化,路上的超标车将会越来越少。
4.到底多快才算超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30条也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尽管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提高到了25公里,但这只是可以达到的设计时速。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只要上了非机动车道,每小时15公里就是警戒线,不得逾越。
5.拔限速器行得通吗?
据了解,老车型会加装限速器,表面上满足国标,却留下“改装提速”的余地。而4月15日以后能买到的新车,没法再改车速。因为新国标增加了‘防篡改’要求,出厂车辆一律不得安装“可篡改的限速装置”或“解除速度限制的按钮”。车速、功率、电压和脚踏骑行能力,都不能改。
届时,企业资质将由生产许可证管理改为产品3C强制性认证管理,意味着其每一款型号都必须通过认证才可合法销售。
6.豪华车还买得到吗?
今后,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成为‘否决项’,电压和鞍座长度等细节,也都有了明确限制,大型、超重车型将不复存在,简易款会成为市场主流。
7.骑行能力怎么量化?
和“整车重量”一样,“脚踏骑行能力”在新国标中也升级为“否决项”——30分钟的骑行距离不得低于5公里。据悉,与骑行相关的指标,除了时速,还有“两个踏板之间的距离”“座椅与踏板的距离”等。
8.新车型会不会涨价?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的售价很可能上涨。第一,检验项目中新增“防火阻燃性能”“车速提示音”“安装前后灯”“电气强度”“无线电骚扰特性”等指标,整车制造成本将明显增加;第二,部分企业为兼顾车身重量和豪华外观,将铅酸蓄电池改为成本更高的锂电池;第三,电动自行车转为3C强制认证后,所有型号都必须通过认证,一些企业的产品款式繁多,无疑又会增加成本。
9.冒牌“非机”还能混吗?
新国标强调“非机动车”属性,划清了电动自行车与轻便摩托车的界限。电动自行车一旦超标,就会被认定为轻便摩托车,属于机动车。骑冒牌非机动车,面临较大法律风险;企业如果偷梁换柱生产和销售,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