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到底该买多少?过多的玩具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直以来争议不断。
玩具过多影响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对于尚未形成既定偏好、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孩子而言,面对过多玩具,很容易摸摸这个动动那个,却难专注于其中一个仔细探究,不宜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少一点的玩具,则很容易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做事的习惯。孩子全神贯注于一件事上,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做事,都能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每天都有玩不完的玩具,她妈妈和爸爸觉得这样很省心也没怎么管过她,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日渐发现孩子看书时坐不住,现在都上小学一年级了,还是不愿意静坐下来看书。就打听了一下朋友家的女儿,发现两个孩子其他方面的条件大体相当,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对方的女儿没有多少玩具,拿到一个玩具,就可以玩好久,没玩具的时候,就通过阅读之类的活动寻找乐趣了。
玩具过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节俭品质
当玩具唾手可得的时候,孩子由于得之容易,很难学会珍惜,甚至会养成破坏玩具的习惯。卡尔威特在《卡尔维特的教育》中谈到给孩子提供太多玩具的弊端时,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玩具堆里,由于玩具太多,她一点也不知道爱惜。“时常把那些可爱的洋娃娃扔在路边的小沟里,有时还用小刀之类的东西把洋娃娃割得乱七八糟。每当她发脾气的时候就把玩具摔在地上用脚使劲地踩踏。”
洛克也认为,孩子应该有玩具,但他们一次只可以有一种,第一种没有归还,第二种就不可得到。否则,如果他们同时拥有太多的玩具,就会漫不经心,等于教他们变成一些浪费的人。
玩具并非越多越好,少量的玩具反而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当然,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玩具的孩子而言,家长也不必急于把玩具处理掉,为了更科学地利用现存玩具,可以收起来,就留一、两个在外面给孩子玩,等孩子把手头的玩腻了,再拿其他的“轮换”,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手头可玩的玩具比较少,孩子会想着办法开发既有玩具的新玩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过程。第二,由于好奇心强,孩子很容易“喜新厌旧”,当前的玩具玩腻之后,收起来,过段时间再拿给他时,孩子又会感到同样新奇了。
以适量、适用为基本原则
为宝宝购买玩具首先要适量。也就是说,过多也不好,过少也不好;宝宝的玩具过少,想玩的时候没有,当然是不好的,这个家长都能理解;但对于玩具过多不好,则还没有引起很多家长们的注意。
玩具过多,宝宝多半会玩一会就丢掉,玩具太多了,不会专心地玩一个玩具很久。在宝宝发育阶段,对宝宝的专注力有很大的影响。
给宝宝买的玩具要适合宝宝的发育阶段,要适合宝宝的行为。并不是最贵的、最稀奇的就是最好的,有的大型玩具非常昂贵,按照大人的思维或者大一些孩子的思维来设计的,并不适合小宝宝玩。例如,让小宝宝玩七八岁孩子才可以玩的遥控飞机,第一控制不好,也达不到宝宝的趣味性,还会存在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