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本届中国艺术节将于5月20日至6月2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艺术节的举办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为主题,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和“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办节原则,将充分展示近年来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记者 郭爽 颜静燕 杨鹏侠 整理报道
A
“十二艺节”首次纳入文创产品
本届艺术节首次将文创产品纳入中国艺术节的大框架之中,进一步提升与丰富了中国艺术节的整体格局与影响规模。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有逾700家文化机构携演艺类展品、文创类产品参展,过半数为文博、文创机构。
近年来,随着“故宫口红”等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崛起,“文创”一词又再次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在文创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各大博物馆发挥其自身优势与新媒体合作,扩大其自身的品牌效应,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种种现象也让“文创”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热词,更使得“文创产业”迎来发展热潮。随着本次“十二艺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拉开帷幕,这一集结全国文创力量的展会,也将为观众带来数不胜数的新潮文创产品。
在文创领域,坐拥丰富馆藏的博物馆,好似天然的“IP”库房。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可以算是文创界的“资深网红”了,翻开它家的展品清单,神骏水果叉、我佛慈杯马克杯、千里江山艺术团扇……都是线上难求的限定款、合作款。此外,风靡一时的故宫口红也将现身文博会现场。
除了故宫博物院,国家队“三驾马车”之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文创界的“新晋网红”也是来势汹汹——有根据国宝四羊方尊设计的学而不厌创意金属尺,依据镀金点翠鸟架步摇设计的龙形金步摇夜光书签;更有不少品牌“跨界”衍生品,如依照馆藏青铜面具衍生的阅读器保护套、依照馆藏器型纹饰衍生的文具套装等,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而作为全国最早涉足文创研发与销售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也是首次借文创的形式参加中国艺术节。文创“国家队”的强势来袭,让以上博为代表的东道主方暗自加了把劲,大家纷纷亮出看家产品和最新设计,以吸引市民和游客的驻足。比如,上海博物馆以“江南文化”为主题,共携带3大系列63种120余件文创产品参展,包括董其昌系列30种、文人雅玩10种、海上风华23种,这些产品价格适中又有上海地区文化特色,集中体现了上海的海派文化精髓,贴近生活且具创意设计。
B
三大专业展览首次在同一场馆同时呈现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将于5月21日至8月14日亮相中华艺术宫。这也是三个国家级专业展览将首次在同一场馆同时呈现。目前,展览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上海各相关方面全力以赴积极备战,将有多重艺术的惊喜等待观众去现场体验。
据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介绍:“三大展览齐聚中华艺术宫,得益于我们得天独厚的场馆条件,同时也要体现我们优质的‘软件’。面对规模巨大的国家级大展,中华艺术宫全馆动员,全力以赴,从征集、评审,到设计、展陈,再到艺术普及、文化惠民,我们都要做到最好,体现上海的水平。”
据了解,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通过提名邀请和公开征集的方式,将展出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水彩(粉)画等门类的美术作品600件左右、书法篆刻作品300件左右、摄影作品300件左右。这也是近3年来我国美术、书法创作的最新优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大尺幅作品多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就书法作品而言,大尺幅书法作品有20余幅,其中宽10米以上作品有4幅。过去,由于展览空间的限制,使得类似展览不得不限制尺幅,此次展览得益于中华艺术宫的良好展陈空间,首次不限作品尺幅,让艺术家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由发挥。这些大幅作品都来自艺术家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家的文化抱负——要画出时代的大画。
C
51台剧目演出精彩呈现
近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51台剧目演出日程正式公布。其中,经过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推荐的38台剧目入围了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评选。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业界专家、协会以及港澳台地区推荐的13台剧目也将在本届艺术节集中亮相参演。51台剧目包括戏曲、话剧、儿童剧、曲艺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交响音乐会、民族音乐会、杂技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为广大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演出。
本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票价以惠民票价为主,大大降低了市民购票的门槛,51台演出剧目的票价区间均在60元至380元不等,分为60元、100元、200元、380元四档,其中中低价位的票占比超过60%。以下推荐两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
话剧《追梦云天》
再现中国三代民航人的“大飞机梦”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时间 :5月23日19:30、5月24日19:30
约125分钟(无中场休息)
地点 :上海美琪大戏院
国产大型客机C919是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而研发的国产大飞机,现已获得海内外850架订单。在这份骄人的成绩单的背后,是一群又一群,一代又一代的飞机设计师、试飞员、试飞工程师们在默默地奉献着。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原创话剧《追梦云天》将视角对准了这群特殊的普通人,以飞机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展现了飞机制造以及中国民航人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研发飞机的艰苦和内心成长,刻画出制造业老、中、青三代人,以及设计师、工装工人、试飞员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飞机制造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面对一个相对冷僻且专业度极高的科学工业题材,如何把握好“科普”和“叙事”的分寸,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对话剧创作本身颇具挑战。对此,《追梦云天》剧组多次前往上海商飞公司进行实地采风,和设计师、试飞工程师、试飞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导演胡宗琪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注入了表现主义的手段,努力将现代科学的概念融汇在故事的叙述和表现过程中。
除此之外,本剧还综合运用了手工时代的舞台美术和电子时代的多媒体技术。舞台上,150平方米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了一个既现代又科技感十足的戏剧空间。巨幅屏幕半悬在空中,与舞台平面呈斜面倾角,结合剧中情结,实时展现出主人公在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探讨和争论。高难度的舞美艺术和视觉形象成了本剧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追梦云天》最初的音乐构想融合了凸显科技感的电子音乐元素与丰富情感的交响元素。本剧作曲家运用现代的音乐语汇表达剧中自主研发民用飞机时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又以交响化、复调化的音乐形式,表达人物的情感关系与内心的交织。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以生命丈量光明的历程
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
时间:5月18日19:30、5月20日19:30(开幕演出)
约123分钟(15分钟中场休息)
地点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今天的 80 后关注上世纪的同龄人,通过创作演出感染当下的青年人”的作品。一群年轻的主创团队在一次次的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采风后,被革命先辈们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和无畏牺牲所深深感染,从而创作出了这个作品。从排练厅到舞台,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情绪、每一次走位、每一幕布景……他们反复构思,精雕细琢,执着付出。最终舞台呈现所传递出来的信仰、信念以及奉献、牺牲精神,深深感动和感染着前来观剧的人们。
近年来,国内外影视、小说不乏优秀的谍战题材作品,在舞台艺术的舞蹈领域,谍战题材还未有尝试。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歌舞团综合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谍战的题材内容进行舞台结合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通过舞蹈艺术的肢体语汇和舞台空间的抽象气质,赋予了谍战题材以全新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