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报系媒体: 新民网 | 新民晚报 | 社区版 | 家庭周刊 |大学生版 | 新民周刊 | 新民地铁 | 美国版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乎礼义止乎情
  潘向黎

  看诗不分明(39)

  《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的最高成就。二者中我更喜欢《琵琶行》,觉得它更流畅,意境更疏朗,艺术上更成熟,同时去掉了《长恨歌》中教化的“杂质”,有浑然天成之感。不过,围绕《长恨歌》的议论,显然更有趣。 

  《长恨歌》主题是什么?从古至今看法不一。学院派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讽喻说,二是爱情说,三是双重主题说。此外,还有皇家秘闻说、怀念初恋说、时代苦闷说、主题模糊说、三重主题说等等。(孙明君评注《白居易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22-23页) 

  孙明君的解释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玄宗以纵情误国,玉环因恃宠致乱,诗人对他们的悲剧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同上,6页)这话太跳跃,有点费解——一个纵情误国,一个恃宠致乱,那么悲惨下场不是咎由自取吗?诗人为何要无限同情?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也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饶芃子语,《唐诗鉴赏辞典》)这话正好可以补上“荒唐”和“同情”之间的桥梁。 

  就我看到的,似乎还可归纳出“传奇影响说”。清何焯就说此诗“是传奇体,然法度好,风神顿挫”。陈寅恪也说:“《长恨歌》者,虽从一完整机构之小说,即《长恨歌》及《传》中分出别行,为世人所习诵,久而忘其与《传》文本属一体。”有人继承这一思路,认为白居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奇的影响,写成了一首传奇体的风情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传奇者,小说也。这种观点指出了这首诗故事性强和包含虚构的特点。 

  《长恨歌》是写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这一点不用怀疑,但感情倾向前后是不统一的,前半语带讥讽,后半渐渐同情,最后无限惋惜哀伤。从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到结尾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间,简直是千山万水。也因此,“讽喻说”从来坚持开头是全篇纲领,而“爱情说”则认为结尾方“点出全诗主旨”(见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2007年版,76页)。至于说“该诗所尽力呈现的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互相思念与眷恋,已不仅是一个帝王对妃子的幸顾,或一个妃子对帝王的感恩,而是更具普遍意义的一对沉浸于爱情中的男女的无限相思,是一种已经超越了男女双方本来身份与地位的真挚感情。诗人所痛惜的,……是那种极易引起人共鸣的刻骨铭心的爱的永远消逝。……其深刻性,在于以一个帝王的爱情故事,映现了根植于人性的情爱的普遍性,以及这种情爱面对动荡政治时的无奈和脆弱。但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了感情世界可以具有比物质世界更为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当天地消失时,由情所派生的‘恨’却仍会永远存在下去。”(陈正宏语,出处同上,77页)如此看法由爱情抵达了人性,周全而透彻。 

  但,白居易自己可能不曾想得这么清楚吧。我相信他本意是要写一首“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的劝诫诗(就是要指出他们如何不靠谱、危害如何严重,给后人做反面教材),真心要讽喻、要教化的,只不过读者的阅读效果和他的主观动机基本背道而驰了。之所以说“基本”,而不说“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情感也是矛盾、倾向也是游移的,本来是要批判李杨的,但写着写着,成了写真正的人和真挚而悲惨的爱情,作为一个诗人不可能不被这样的人和感情所打动,于是白居易自己陷了进去,等到杨玉环死后,诗人已经陪着玄宗伤心不已,最后“绵绵无绝期”之恨铸成,这“长恨”,就不仅属于李、杨,也属于作者了。而且,因为哀感顽艳、回环往复的抒写,也属于千千万万读者了。 

  从创作规律来说,这又可以看作作者理性动机和真实情感冲突的结果;按照白居易自己的分类,则可以说是:本意“讽喻”,结果“感伤”。若要我说,这分明是一次正统理念与浪漫情怀的对决,结果是正统理念溃退,浪漫情怀胜利了。 

  诗人本“发乎礼义”,但扭不过人性与美感,最终“止乎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财市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法治视窗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军界嘹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生活之友
   第B22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5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6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7版:彩票看点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好吃周刊
   第B3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3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3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4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5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6版:好吃/美食大观
发乎礼义止乎情
兴奋过头的英国
神清骨秀 古雅秀逸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坐“天堂号”去墨西哥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发乎礼义止乎情 2011-09-01 2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