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暗藏“小黑点”
手拿顶蚊棒、吸蚊器等秘密武器,长寿路街道的除害站队员人手一只手电筒,走进胶州路某小区的非机动车车库。他们先用手电“扫描”,发现天花板上米粒大小的“小黑点”,然后举起两米多长的顶蚊棒,悄然靠近,用力一顶,“小黑点”就粘在了顶蚊棒顶端的海绵包上,拿下一看,果然是一只身材硕大的淡色库蚊。
顶蚊棒一顶一个准,许多蚊子“应声而落”,旁观的居民大吃一惊,“没想到啊,屋顶上歇了那么多蚊子,不仔细看谁能注意到?”不过这还没结束,队员们随后进入楼梯间,蹲下身子,打开电筒,十多只静伏不动的蚊子又赫然映入眼帘。队员打开形似吹风机的吸蚊器,悄悄靠近,一只只蚊子很快被吸入筒中。队员们开玩笑说:“这叫‘抓活的’,可以交给病媒专家解剖,分析蚊虫发育状态,由此判断蚊虫密度。”
今夏蚊蝇或增多
“地下室和防空洞等地下空间、空关房屋、楼梯间、废旧轮胎、家具背面等温暖、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成为越冬蚊蝇的栖息点。越冬期蚊蝇活动范围小,生存能力弱,是消灭蚊蝇的有利时间。”市疾控中心病媒专家徐仁权介绍说,“据2011年11月份病媒监测表明,本市越冬蚊蝇密度较去年同期呈现增长态势,有可能引发今夏蚊蝇高密度情况的发生,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据普陀区爱卫办针对辖区内1153处地下设施的排查摸底显示,有越冬蚊蝇的场所830处,占71.98%,有积水场所81处,占7.03%,可见越冬蚊蝇分布非常广泛。因此,普陀区各街镇近期已组织除害防治专业队伍,集中力量对各类地下设施、厕所、浴室、楼道等场所采取吸、顶、熏、喷、投等五种方法消杀越冬蚊蝇。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