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冬蚊蝇同比增 地下车库玩“潜伏”
本报记者目睹除害站队员“棒顶蹲吸”捕蚊子
金恒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数九寒天里,在小区地下车库的楼梯间、角落、天花板,竟然处处“潜伏”着那么多越冬成蚊,一只只个头健硕,岿然不动。这是记者日前在普陀区消灭越冬蚊蝇集中行动中看到的一幕。

  车库暗藏“小黑点”

  手拿顶蚊棒、吸蚊器等秘密武器,长寿路街道的除害站队员人手一只手电筒,走进胶州路某小区的非机动车车库。他们先用手电“扫描”,发现天花板上米粒大小的“小黑点”,然后举起两米多长的顶蚊棒,悄然靠近,用力一顶,“小黑点”就粘在了顶蚊棒顶端的海绵包上,拿下一看,果然是一只身材硕大的淡色库蚊。

  顶蚊棒一顶一个准,许多蚊子“应声而落”,旁观的居民大吃一惊,“没想到啊,屋顶上歇了那么多蚊子,不仔细看谁能注意到?”不过这还没结束,队员们随后进入楼梯间,蹲下身子,打开电筒,十多只静伏不动的蚊子又赫然映入眼帘。队员打开形似吹风机的吸蚊器,悄悄靠近,一只只蚊子很快被吸入筒中。队员们开玩笑说:“这叫‘抓活的’,可以交给病媒专家解剖,分析蚊虫发育状态,由此判断蚊虫密度。”

  今夏蚊蝇或增多

  “地下室和防空洞等地下空间、空关房屋、楼梯间、废旧轮胎、家具背面等温暖、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成为越冬蚊蝇的栖息点。越冬期蚊蝇活动范围小,生存能力弱,是消灭蚊蝇的有利时间。”市疾控中心病媒专家徐仁权介绍说,“据2011年11月份病媒监测表明,本市越冬蚊蝇密度较去年同期呈现增长态势,有可能引发今夏蚊蝇高密度情况的发生,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据普陀区爱卫办针对辖区内1153处地下设施的排查摸底显示,有越冬蚊蝇的场所830处,占71.98%,有积水场所81处,占7.03%,可见越冬蚊蝇分布非常广泛。因此,普陀区各街镇近期已组织除害防治专业队伍,集中力量对各类地下设施、厕所、浴室、楼道等场所采取吸、顶、熏、喷、投等五种方法消杀越冬蚊蝇。 

  本报记者  金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别样的风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越冬蚊蝇同比增 地下车库玩“潜伏”
春节大扫除 先端蚊子“老窝”
今年至少有三个“龙节”
高校春季招生录取328人
市属高校今年扩招研究生
图书馆来了小志愿者
香港科大今年内地招生150名
“健康”比什么新年礼物都贴心
两院院士新春音乐会昨晚举行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越冬蚊蝇同比增 地下车库玩“潜伏” 2012-01-18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