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养老金投资运营的问题正在进行积极研究,方向明确了,但具体的投资运营办法还在论证过程中。“大家知道,养老金是企业和个人交的钱,是保命钱,所以一定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尹蔚民还表示,个别省市养老金投资运营试点两会后启动。
对此,郭树清表示,“欢迎养老金入市。”他提醒说,投资要审慎,入市不是专指进入股市,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要求,不可能都投资股市,还包括债市等。养老金投资股市要有长期性,短期会有波动性,很难把握。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券业协会会长江连海表示,养老金入市势在必行。养老金入市的核心问题有四点:一是养老金该不该入市,二是如果允许入市又该怎么进入,三是通过什么渠道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四是如何加强监管,保证养老金安全。
养老金入市是国际惯例,美国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是主力,而机构投资者的主体正是养老金。在加入国际期货组织的34个国家中,国家控制的养老金投资占市场总量的28.5%,私人养老金占40%。目前我国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保基金只能投资债券和银行存款,且银行存款占比达90%,投入证券市场比例非常小,收益率较低,社保基金甚至没跑赢CPI。因此,江连海表示,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养老金入市势在必行。股票市场和养老金之间可以实现共赢,互有需求,相互促进。一方面养老金入市,有助于提升股市信心,可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另一方面,投资股票市场有利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相对其他投资品,将带来较大幅度的增值。
推动长线资金入市,是证监会目前努力做的一件事,如QFII等等。郭树清说,扩大QFII额度一事还在进行过程中。对于开放中国台湾地区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郭树清表示:“将来肯定会,现在不知道。”
说话率真、不回避问题的郭树清,在两会上对很多市场热点予以回应。如有关国际板的问题,郭树清说:“韩正市长也说了,现在不是推出国际板的最佳时机。”他表示,推出国际板没有时间表,国际板的发行、上市、交易制度还在研究中。国际板的推出,需要和资本项目的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协调一致,需要统筹考虑,一步一步来。今年当务之急是进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这些工作对于建设健康的股市投资文化具有积极意义。郭树清说,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大家不要着急,事情需要一步一步解决。中国股市也有特殊的国情,需要大家理解。
随着措施落实,相信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文化会逐步建立,投资者也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