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低新股的发行价格,问题能否解决恐怕也不好说。原来按40倍市盈率发行,还要炒到60倍,那如果降低到20倍发行,反而可能为二级市场爆炒提供更大的空间。所以,新股监管恐怕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价格形成的机制来说,供求关系是决定短期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治理新股爆炒,应当考虑从供求关系角度入手,酌情推出一些新的措施。
(1)新股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集中安排上市。记得创业板设立初期,面对可能形成的爆炒,管理层如临大敌。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等创业板新股发行积累到数十家后集中上市,这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供求关系。现在的新股一天一家、两家,最多三家、五家,面对庞大的炒新资金,自然是杯水车薪。所以,每只新股都有爆炒的可能。但如果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累计发行的新股积蓄到一定数量后,集中在某一天上市,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好转。三家、五家你可以炒,三十家、五十家一起上市,炒起来就不容易了。
(2)对单一账户买入新股数量进行限制。新股上市初期,之所以会出现爆炒,跟一个账户买卖数量的不平衡有重大关系。从卖出方说,一个账户一般是500股或者1000股,但对买入账户来讲,动辄就是一万股、十万股的申报数量,供求失衡是显而易见的。500股跟10000股的差距是20倍,10000股的买入申报,要找到20个卖家才能配对满足,满足不了就会暴涨。假定将单一账户第一天的申购买入的数量做适当限制,至少可以缓解新股上市第一天供求失衡的问题。
(3)考虑对第一天上市的新股实行T+0试点。一只新股,尤其是小盘新股,通常只有2000万或者3000万的供求总量,遇到炒新的大资金,就难以应付了。因为一天的供应量,最大就是二三千万股,很容易使有资金优势的人对这只新股形成控盘的局面。如果假定新股上市第一天实行T+0,从理论上讲,供应量就是无限的。只要你价格合适,供应就会源源不断;而因为是源源不断的,你也不敢肆无忌惮地乱炒一气。当然,T+0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交易过分活跃,也会引发更多投机资金介入。所以,应当考虑辅助配合推出冲抵措施。
炒新股是市场的顽疾,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特色。对于新股的爆炒,一定要拿出一些独特的办法来应对。按常理和常规思路出牌,恐怕很难解决问题。
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