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8:财经/投资理念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股论经
不分红的银行股算什么蓝筹股
应健中
  今年来,管理层一直在倡导投资蓝筹股,而蓝筹股的标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平均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的沪深300指数的那些股票,而在这300个股票中,银行股可算是蓝筹中的蓝筹,市盈率只有6倍多,这道理还真不错。 

  所谓市盈率是股价除以每股税后利润,也就是说6倍市盈率的股票,投资下去的本金6年可以回本,但要做到这点,前提是上市公司要将一年的分红全部给股东分享,那6年才能收回本金,但是这样的好事在股市中还真没见过。如果一个市盈率只有6倍的公司像铁公鸡般地不分配,那6倍的市盈率就是一个蒙人的画饼,这跟100倍市盈率的股票有什么差别呢? 

  今年银行股第一个推出年报的深发展真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深发展业绩好得一塌糊涂,每股税后利润高达2.47元,推出不分配的方案之时还不忘奚落一下股东,理由是“为更好促进本行长远发展”。有人统计,深发展近23年进行现金分红派了21亿,却通过增发和配股拿了近400亿。然而与分红背道而驰的是,受益于业绩增长,深发展的员工薪酬普遍上涨。去年共支付员工工资51.6亿元,平均员工年薪27.8万元,同比增长80.6%。24名高管平均年薪为174万,其中行长理查德年薪最高为869万,同比增长56.8%。 

  编号为NO1的深发展,是中国股市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有人统计过,早期买入深发展原始股,如果一直放到现在,市值可以翻好几百倍。那么这个钱是怎么赚来的呢,老股民都知道,早期上市的公司都是小公司,上市之后随着公司的扩张,股东手中的股票不断跟着增加,早期的公司都是按面值发行股票,不像现在动辄30-40倍的发行市盈率,1元面值的股票发行价就要卖20-30元,所以,早期市场的钱好赚,越到后来赚钱越来越难,连所谓专业投资的基金公司都输得一塌糊涂。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发股票最终肥了原始股持有者,而那些市盈率很低的绩优股,公司赚钱了先肥高管人员,再肥员工。像深发展那样的银行股,高管吃肉、员工喝汤,而数量最多的社会股东,连汤都喝不到,这样的绩优股徒有其名,说是蓝筹股那更是贻笑大方了。 

  一厢是新股高溢价发行,高价圈了钱还怪投资者“打新”和“炒新”不理性,另一厢是绩优股不分红或撒点零钱对付中小投资者,这样的市场结构要想在股市上赚钱真是难啊。股票投资的真谛还是要靠上市公司的业绩,要让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发展的成果,如果上市公司一毛不拔,公司管理层只热衷于自己激励自己,想着自己手中股票的套现,都想着从投资者口袋里掏钱,这样的公司即便绩优,也只是一种绩优垃圾股,真不值得持有啊。           应健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第六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来信来论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3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专题
   第B17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8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9版:财经/年报专题
   第B20版:拍卖指南
不分红的银行股算什么蓝筹股
建立牛市思维
画说股市
假如这个事件在股市……
小股民谈新股发行改革
他们错在哪里?(四)
新民晚报财经/投资理念B18不分红的银行股算什么蓝筹股 2012-03-17 2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