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来信来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术腐败影响下一代人格
赵志疆 张静
  近些年,高等学校屡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打击抄袭作假行为,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学术不端的教师将受到从“取消申报项目资格”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的处罚。

  学术不端因何泛滥?

  在世界范围内,学术道德都是大学的必修课。哈佛大学《学习生活指南》中写道:“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大学的功用不仅仅在于教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术品格,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学术腐败的蔓延,毫无疑问是一种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以及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消费理念---对于无心治学者而言,论文抑或科研成果,只是牟取更多利益的筹码,其作用不过为了满足一时之需,而非终身之志,由此不免倾向于以最低廉的成本拿来暂时消费,“顺手牵羊”显然最为简单实用。

  学术腐败的泛滥,不仅源于独立思想的匮乏,更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惩处。实际上,学术腐败事件虽不时曝光,但却很少看到有人因此承担相应责任。塑造积极的科研价值观,离不开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这首先就需要建立有据可查的诚信管理体系,加大学术腐败的成本,并让学术人为自己的成果终身负责,建立终身问责制。

  赵志疆

  学术腐败危害堪比贪腐

  评判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成绩,不仅要考察其业务水平、学术能力,更要考察其学术作风、道德水平,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术腐败的蔓延,与落后的科研评价体制不无关系,某些时候,正是僵化的考评体系阻碍了独立思想,甚至诱发了学术腐败---学术科研既难以标准量化,也无法一蹴而就,当科研成果过多与升迁、待遇等物质利益挂钩的时候,如何令科研工作者保持平常心?甚至另辟蹊径?

  从这种意义上看,“意见”的最大亮点不在于建立诚信档案,而在于提出“改进评价考核导向,防止片面将学术成果和物质奖励、职务晋升挂钩”的具体要求。摒弃了量化的指标考核后,科研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就遏制学术腐败而言,道德建设与制度革新无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学术腐败再次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尖锐地提出:“要像查处贪污腐败一样,惩治学术不端。”除了学术经费使用方面的乱象,更重要的是,学术腐败影响到国家整体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下一代的人格形成。大学生作弊、剽窃的报道不绝于报端,“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着网络……如此荒诞的场景其实不难理解---当某些大学老师,乃至教授、院士都身陷抄袭丑闻的时候,如何要求大学生独善其身?而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将成为怎样的人才?  

  张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第六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来信来论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3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专题
   第B17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8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9版:财经/年报专题
   第B20版:拍卖指南
学术腐败影响下一代人格
说百姓想说的话
如何躲过监管?
打破公共准则是置所有人于危险之境
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不该出手也出手
生老病死皆民生
“六个不准”遏制公款吃喝迈出坚实一步
新民晚报来信来论A06学术腐败影响下一代人格 2012-03-17 2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