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的权利诉求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但公开手机号仍是一个好的开始——
工会尽职须超越“接线员”定位
姜赟
  “有事找工会”,这是很多职工耳熟能详的口号。近日,山西省总工会要求10万名企业工会干部公开手机号,覆盖到750万名职工,力求破解这一口号背后“工会在哪里”、“怎么找工会”的问题。

  工会干部主动公开手机号,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让工会工作进一步由幕后走到台前,是公开承诺、敢于担当的表现,能更好地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劳资矛盾,更有利于增强工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不过,公开电话,可能只是挑战的开始。类似举措,其他领域、不同地方也曾有尝试。今年2月,湖南长沙公布5200多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却引来“双向不适”。公众揶揄“作秀”:一些电话打不通,通了没人接,接了没耐心;官员抱怨“被扰”:试探性电话多,盲目打的多,甚至推销电话、“走后门”电话也随之而来。

  这些问题,电话两头的山西工会干部与职工,可能马上就会遇到。如果公开的号码总是“不在服务区”或“正在通话中”,如果打通了电话不过是发发牢骚、听听安慰甚至遭遇“哦”、“嗯”、“啊”的单音节回应,恐怕不仅达不到公开号码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每一起劳动关系纠纷背后,都有复杂的矛盾。面对职工诉求,工会干部既要有解决问题的技巧,也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绝不是接听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说到底,公开电话体现积极、主动的姿态,但要更好地发挥工会作用、履行工会职责,还需要更多有效的创新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以农民工为例,截至去年9月,工会中农民工会员有9286万人,但相对2.5亿农民工,比例仍不过半。从跳楼讨薪到开胸验肺,折射出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保护亟待加强。再比如,近年来劳务派遣明显增多,但劳务派遣超出适用范围,派遣工合法权益易受损害,问题甚至蔓延到一些大型国企。这些都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才能有效应对。

  要超越“接线员”的定位,工会本身的制度建设,同样需要加强和改进。广州市总工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八成工会主席属“兼职”,且多为党委、纪检、行政干部。在很多企业,工会干部的饭碗是企业给的,这让工会工作难免受到掣肘。据报道,上海一外企员工甚至因组建工会而被解聘。如何在组织设计与人事安排上,让工会走出与企业的依附关系?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工会职能与工作方式?这呼唤着工会制度更科学的路径选择。

  无论是“通钢事件”、“富士康悲剧”还是出租车司机停运,如果有工会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可能会呈现不同的走向。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组织需要不断变革、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公开手机号,或许正可成为一个好的开始。

  人民日报(姜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第6届春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工会尽职须超越“接线员”定位
三天编一本
国企采购乱象 漏洞不一而足
国内首家私人飞机4S店开门营业
危机公关:要对自己“狠一点”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0工会尽职须超越“接线员”定位 2012-03-19 2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