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鸿雪泥文学路
王小鹰
  王小鹰

  应该说,我的文学创作起步是从上海文艺出版社开始的。“文革”那些年中,上海只有一家正规的出版社,叫上海人民出版社,它是把上海原有的好几个出版社合并在一起组成的,文艺出版社自然也在其中。

  1972年春,出版社老编辑郭卓到我所在的黄山茶林场组稿,当时我在场部文艺小分队编节目,场政宣部门就推荐我去见郭卓。原来出版社要出一本反映农场知识青年生活的小说集,便到隶属上海农场局管辖的各农场组稿。说实在,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当作家,只是像完成政治任务一样,连夜写了一篇四千字的散文,内容是反映黄山茶林场知青艰苦奋斗开荒山、辟茶田的事迹。交给郭卓后,郭卓认为文字清新,也自然,说带回出版社再作研究。之后好几个月并没有消息,我也没在意。次年春节回上海探亲,老郭来找我了,说我那篇东西可以用,只是要修改,文章有生活气息,却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的内容,要加一条线索。当年在农场,“阶级斗争”是很频繁的,一会儿清查“五·一六”,一会儿是“一打三反”,我也没好意思告诉老郭,我们这批从向明中学去黄山茶林场的同学差点成了“五·一六”小集团,沦为“阶级敌人”。我只是臆想出一个蓄意破坏知青开荒山的阶级敌人,结果当然是以知识青年大获全胜结束。文章交给老郭后,我又回农场了。当时一心想着如何从农场上调回上海工作,早把这篇文章的事忘记了。

  1974年初,我上调回到上海,老郭又来找我了,我真是难却老郭的盛情,便按提出的修改意见作了修改,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前后共修改了八次。最后一次交上去,我对老郭说,这次再不行,我实在改不动了,放弃我吧。老郭却不肯放弃,她将这一堆文字带给资深编辑谢泉铭去看,老谢将我八次修改稿中抽出能用的部分,修改润色,便有了我的处女作小说《小牛》,收进了反映农场知青生活的小说集《农场的春天》。

  我永远不会忘记郭卓与谢泉铭两位老师,是他们把我逼上了文学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刚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在《萌芽》编辑部做小说编辑,自己也写了不少中短篇发表于各文学杂志。那时上海文艺出版社已经恢复建制,拟出一套青年作者的《萌芽》丛书,我有幸也在其中。记得那年我先生出国留学,为我办好了陪读的全部手续。可当时我已经喜欢写小说了,有出版小说集的机会岂能放过?便放弃了去美国陪读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本小说集,很稚嫩的书名:《金泉女和水溪妹》,其中的小说大多仍是写农场知青生活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长篇《我们曾经相爱》后,便交给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张贺琴女士,这部长篇被列入了文艺社的品牌丛书“小说界文库”。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次签名赠书,当时陆星儿也在文艺社出版了《精神科医生》;我们这两本小说都是反映知青回沪后的生活的,文艺社编辑便策划了一次为老三届读者的签名赠书活动,就在绍兴路上海文艺出版社读者服务部门前。闻讯而来的读者从中午开始就排起了长龙,一圈一圈地绕,幸好那时绍兴路上车辆还不多。我和星儿从午后一点开始签书,一直签到傍晚六点,天色昏暗下来,路灯都亮了,人群还没散。记得当时读者服务部的书赠光了,我还叫出租车回家将自己存的书拿过来,继续签赠。我们不是明星,我们只是和买书的读者心心相通,那时我深深为文学的魅力而感动。

  及至2008年下半年,我将花了五年时光写成的《长街行》交付给上海文艺出版社。签合同前,郏宗培总编打电话问我:“你对出版有什么要求?”我说:“没什么要求,只希望书出得好看些。”郏宗培说:“谢谢你对出版人的理解。”《长街行》出版后,获得较好的社会效应。思前想后,我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如今的时代社会价值观与二十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出版《长街行》这样近六十万字的文学书是要有眼光与胆识的。我还要感谢我的责编丁元昌先生,在这样浮躁的时下,耐下心一遍又一遍审阅我漫长的稿子,并提出剀切中理的审读意见,方便小说得以问世。

  回想我近四十年漫漫文学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始终像我的娘家人一样,陪伴着我。

  明请读一篇《最明亮的窗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宫迎嘉宾
   第A06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题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深度报道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A33版:地产新闻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6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从“出逃”看人生
钱三强出谜
飞鸿雪泥文学路
点石碧云(国画)
每天第一首歌
雍正除弊立政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飞鸿雪泥文学路 2012-06-14 2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