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中医与肿瘤(十五)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子与土壤(一)
——中医与肿瘤(十五)
张建明
  张建明

  近代西医病理学之父Paget在1889年提出了著名的关于肿瘤生长的“种子与土壤”学说,假设性认为土壤(微环境)可影响种子(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查当今主流文献所载,此学说中微环境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是指肿瘤组织中细胞和结构所处的环境,后者是指包括肿瘤组织和癌细胞所处的环境。今天西医重拾此说的意图,虽然也包括了上述定义所指,但显然更在于借此而开始重视病邪与人体的关系。

  先温习一下种子与土壤的常识。需要说明的是:种子的生长,其实除了土壤外,还需要诸如阳光、空气、水分、营养等条件。即使是土壤本身也有如酸碱性等不少化学性内容的讲究。但为了顺从Paget之意,也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故就舍其细分而仅从两者的关系稍作简述。植物生长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种子和土壤。没有种子,自然就没有孕育生命的可能。但只有种子,即便是生命力最强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条件,也是不能生长的。土壤为各种种子提供各自必须的生长条件。优良的种子,如果土壤条件也很好,就能茁壮成长。如条件欠缺,则虽能生长但长不好。而如果条件没有,那就必然死亡。尽管在癌症中从癌细胞到机体事实上还可细分出更多层次的不同环境,但在癌细胞与人体这一对应关系上,则把癌细胞比作种子,而把它所寄生并赖以生存的人体这一环境比作土壤。

  癌细胞是由进入人体的致癌物质,在体内多种因素、多种环节的共同作用下引发正常细胞突变而形成的。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异常细胞,在体内从基因突变到细胞发育、生长、浸润、转移的整个过程,除了其自身的强劲生命力外,一定还离不开机体因素的参与。

  是什么原因促使癌症研究者在种子与土壤说提出已经百余年后的今天方才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始有了战略眼光的转向呢?

  “整个二十世纪人们基于病理学基础的对肿瘤细胞采取‘斩尽杀绝’的策略以图攻克癌症,应该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距离攻克癌症还有很大距离。当我们再看全球主要癌症的生存率时,五年生存率超过50%的仍寥寥无几。尽管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的新疗法层出不穷,扩大了癌症病人的受益面,但很多疗法的疗效已接近其高限,治疗后仍有很高的转移复发率成了人类攻克癌症的最大障碍。早诊早治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疗效,但要再进一步提高就十分困难。”(引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因研究肝癌功勋卓著而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汤钊猷教授所著的《院士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注:本文中凡直接引用者,皆以“汤文”为注。凡书中因文字表达不同而内容重复的部分,我将其整合,但原意毫无变动。对此引用者,皆以“汤语”为注。下同)

  顺便说明一下:本文中之所以较多引用了汤老大作中的内容,不仅是因为该书基本避开了常人难懂的专业知识,而主要立足于宏观层面对全球范围内中西医癌症研究的基本事实和成败得失作出了规律性、战略性的总结分析。所以我所引用而借鉴的已经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一家所荟的百家共识,学术价值大、权威性高。还因为他对中医的高度肯定、在治癌上对中西医如何结合以及中医在未来治癌上更好的努力方向都提出了非常中肯而又饶富见地的珍贵意见。我因此而敬佩他。

  我粗览西医抗癌史,结合汤老的认识,指出西医至今在治癌上存在的四大问题:一、即使是早期发现且没有转移的肿瘤,用目前的所有疗法虽然在总体上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做不到将癌细胞彻底消灭。即使能消灭其99%,也依然难以根治。因为残存的1%仍可继续增长而导致复发转移,最终置人于死地。二、至今的所有疗法都在抑癌同时又有促复发及促转移作用(已有学者将此称为“反作用”)。三、现在的任何疗法就本质而言,都只能在治标层面上有所作为,而依然没有找到解决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治本之法。四、迄今为止的临床事实证明:不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而仅以五年生存率作为主要癌症疗效的总体指标来衡量,百余年来集中所有办法和力量只求杀灭癌细胞而不顾及人体的思路和方法在整体上是不成功的。

  因为本文的内容多、篇幅大而需分篇发表,故在后续文章的各篇开头不再安排过渡性文字,谨请读者留意阅读的连贯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大山童馨
   第A15版:大山童馨
   第A16版:大山童馨
   第A17版:拍卖专题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金融投资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仪器与人
闲云野鹤
种子与土壤(一)
你能听懂牛吗
各有高招
我爱欧洲杯
快乐余言短信
俞涌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种子与土壤(一) 2012-07-07 2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