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关注】
“民间自测环境好比自测气温”
  广州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黄祖照表示:“以我个人的理解,民间自测是老百姓掌握信息、获取信息的诸多方式之一,很正常。这就好比天气预报,政府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是关于大区域的;老百姓更关心自己身边小区域的情况,当然可以自己拿温度计测量气温,这是对政府天气预报的一种补充,没有问题。”

  对于民间的参与热情,黄祖照表示赞赏:“我们一直强调,环保不是政府的事,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民参与。这些热心市民关注身边的环境,既是一种科普,也是全民参与的体现。”

  黄祖照认为需严谨看待自测结果:“检测是一回事,对检测数据的理解是另一回事。个人自测的结果有可能跟政府的监测结果经常性地对不上,这是局部与全局的差异,很正常。市民自测,只能测一两个点,哪怕准确无误,也只能说明特定测量点在特定时间的情况。政府监测,在测量点分布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是个严谨的统计系统。短期内,民间自测很难达到这个严谨程度。”

  就民间自测环保数据的现象,气候环境学专家吴兑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我非常赞赏他们的积极性,对政府的工作也是一种促进。但我必须强调,他们的检测结果只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的仪器价格都相对便宜。比如测PM2.5的设备,一台单通道的仪器要30多万元,双通道的仪器一台高达70多万元,民间自测的设备一台却只有几万元,质量认证和业务准入缺失,性能和精确度有局限性。”

  “重金属检测仪也一样,民间自测的虽然一台价格要40万元,但与官方用的设备也有几十倍的价差。无论是测电磁辐射、测PM2.5,还是测重金属,民间自测的结果都只能作为定性参考,而没有定量意义。”吴兑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8天
   第A31版:品牌透视
   第A32版:家居装潢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家居装潢
   第B21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2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3版:彩票看点
   第B24版:地产新闻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环保自测热情高 数据解读须严谨
“民间自测环境好比自测气温”
新民晚报焦点A10“民间自测环境好比自测气温” 2012-07-19 2 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