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正倾向于逐渐解除维持数十年的对越南武器禁售条款,其目的是加强华盛顿与河内的军事关系。外界推测,美国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武装越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越南开出“愿望清单”
2007年,美国布什政府曾修改武器贸易条例,允许视情况向越南出售非致命武器,一些可用于控制人群的装备受到限制,致命武器和许多军事服务仍被禁止出售。
今年1月,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和约瑟夫·利伯曼访问河内。曾在越南战争中当过战俘的麦凯恩透露:“越方其实曾向美国开出过一份‘愿望清单’,清单上罗列了越军急需采购的美制先进武器。但美国最终拒绝向越南出售这些武器,要求越南‘先解决本国人权问题’。”
今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高调访问河内时,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再次请求美国取消武器贸易限制,但帕内塔没有给予肯定答复,只是安慰越南“耐心等待”。
另据美国《世界政治评论》报道,越南政府近日呼吁美国取消对越南销售致命武器的禁令,以协助越南正在进行的军力提升计划。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尔·A·塞耶认为,美国对越军售禁令即使不取消也会逐渐放松,越南届时最有可能谋求购买的武器装备是海岸雷达、地对空导弹系统和海上巡逻机。此外,越南还要为在越战期间缴获的美国军事装备配备零部件。
其实,随着美越军事关系走近,美国军火商的“赚钱欲望”也逐渐变得强烈。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泰国,在一段电视访问中表示“美国回来了”,“奥巴马总统和我现在对亚洲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番表态很快反映到稍后举办的2009年亚洲防务展上,当时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锡恩等军火公司均表示“只要越南需要,美国武器进入越南没有任何法律问题”。据称,美国军火商盼望获准向越南出售那些原先禁止出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无人侦察机、肩扛式地对空导弹、M109A5自行火炮、GPS导航设备、高速巡逻艇等。
美越曾互递“橄榄枝”
美国《防务周刊》分析称,在奥巴马总统提出美国要重返东南亚的政策后,越南就被列为最重要的拉拢对象。这不仅是因为越南有着东南亚重要深水良港——金兰湾,更因为越南有着东盟最庞大的军力,且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强硬,可以在战略层面上牵制其他地区大国。
更值得警惕的是,据越南媒体报道,美国与越南于2010年3月签署了《越美核能合作备忘录》。报道称,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国加强在核能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核燃料开发、放射性燃料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条件。2010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证实美国与越南进行民用核能合作谈判。
更让人吃惊的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美越两国有关核合作的谈判可能让两国分享核燃料与核技术,并允许越南进行铀浓缩。
另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还成功推动越南实质性参与美国主导的“防扩散倡议”(PSI)运动。按照两国签署的备忘录,美国能源部将为越南海关提供一套完善的检测系统,它将被安放在盖梅港,用于对各类海运集装箱进行检查。有军事专家解释说,此举意味着越南间接加入到美国制裁朝鲜的行列,因为PSI制度最主要的防范对象就是朝鲜。
据美国“全球安全”网站分析,美国与越南展开军事乃至核能合作,既有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有外交和军事上的考量。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指出,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对美国“高调重返东南亚”反应谨慎,只有越南因与邻国存在较突出的岛屿主权纠纷而相对积极,美国选择和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展开核能合作,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浅薄“友谊”难掩戒心
一位旅居澳大利亚的越南裔军事专家表示,尽管“对抗他国”的共同目标促使美越走近,但美越间的所谓“友谊”其实非常浅薄。他指出,美越两国确实搞过一些联合演习和合作,但从这些演习和合作的内容及规格上就可以看出,两国的合作水平非常低级——灭火演习、搜救演习、军事医疗训练合作……全都是没有战斗背景的“友谊演习”。
有军事专家调侃说:“有报道称,在一次联合演习上,美越两军官兵曾互相交流‘机密信息’,其实不过是两国军队的菜谱和烹饪知识!”
实际上,越南政府也对美国的“渗透”抱有戒心。越南国防部曾发布报告称:“要严防美国利用‘人权’、‘民主’等扰乱越南社会稳定。”曾有一名驻越南的美国外交官向越南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越南允许美国增派更多外交人员。结果越南的一名高级官员不满地问这名美国外交官:“你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人手?越南政府可不喜欢看到国内有那么多美国外交人员。”
当然,今天的越南已不再把“反美”作为主流意识,或许有一批越战老兵依然痛恨美国,但越南政府已经在对民众这样宣传:“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