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1983年生的单身女子剩感最强,外表登样的她正好处在这敏感的季节。
早晨,写字楼,她匆匆进电梯时踩了某人一脚,对方嗳呦一声。她抬头一看,虽无过电感觉,却也见之忘俗。
一旦遇到过一次,后面碰到的概率就大了。午餐时间,两人又在电梯相遇。他主动搭腔,去哪儿吃?她说,转角的定食。他说好吃吗?一起吧。她淡淡地点头,偷偷抚了抚衣角,步履格外娉婷了一些。
艳遇的开始总是猝不及防。整整一周,他俩出双入对外出觅食。每次都是他润物细无声地先把单买了。她想无论如何下周得由她来。难得他俩住得也近,共餐两天后他索性下班开车送她到就近的路口。那晚她挑了瓶没舍得用的香水送他做车用香氛,次日,他送她数码相架。一来二去,越发熟络了。
周末下班途中,一路的小野丽莎,正当她沉浸其中时,他突然说,你看我们是周结还是月结?
嗯?她没反应过来。
他说,油费就算了,反正也顺路。午饭发票我都收着,这地段两人同行午餐基本都能打点折。算下来你这星期吃掉158元。你有零钱最好,没零钱给我150也行。要是觉得麻烦,我们月结也无所谓。
没事没事不麻烦,我刚才没听清楚,还是现在就给你。她红着脸,慌乱打开钱包抽出两张给他。他像是早有准备似的递给她50元。
那天她也不知怎么收的场。她想自己是孤单太久了,非爱把正常的事往暧昧里想……尴尬过后,她有点纠结:下周是恢复一个人吃还是和他继续拼饭,下班还坐不坐他的顺风车?
最后决定:既然桃花没开那就不要放弃实惠,心无挂碍,反而轻松。
交往一年多,照例每天一起午餐,他送她回家。油价高高低低,她是做市场的,时有客户送些油卡油票,她就给他,也算没白白受惠于人。有时他俩晚餐也一起吃,总是你请一顿,我请一顿。他们还将假期调整到一个时间段,一起结伴度假。出去忘形并不妨碍回来依旧心照不宣地按规矩办事。
渐渐地,她习惯了边上有个他。虽然他不是她的谁,却仿佛外力推一把也能既成事实。
某天午餐时他说自己通过交友网站认识了几个女孩,他想约其中一位吃饭,请她帮忙甄选一下。她怔了怔,将目光固定在一张相貌平平的照片上:就这位吧,脸圆,身材也圆,福相……头发也是黑色的。你不是讨厌女孩子染发吗?
约会了几次,他对圆脸女孩感觉很奇特,对其烹调技术赞赏有加。
周一早晨,MSN见面。她假装随意地问,“今天去哪儿吃午餐?”
他回,“我带便当啦。”文字简直流着蜜了。
顿了顿,她说,哦,记得放冰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