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急书迷等候开门
早上8时,已是暑热逼人。此时离上海书展开幕尚有1个小时,许多人已经撑着遮阳伞,摇着扇子在展馆外排队等候。延安中路上海展览中心3号门已有30多位书迷等候买票,以老人和学生居多。排在队伍之首的是家住浦东新区的钟有道先生,老先生是上海书展的老书迷了,他早上6时半就在此等候。从宝山区赶来的浦静玲是大学新生,在南京西路入口排在队伍最前头,自从在上海书展上喜获诺奖作家勒克莱齐奥的签名后,她对这个展会更加热衷。
中央展厅入口处立着一尊高大的红色书模,雕塑挂有金黄色“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字样,一些书迷在雕塑前拍照留念。展厅四周环绕着石库门样式的书橱,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在第一时间与书迷打照面。
上海书展WIFI今天上午全部开启,记者亲身尝试,速度让人满意。新浪微博上有关上海书展的讨论话题刷新速率很快,差不多每分钟有3―5条,多发自手机。
党建图书大气庄重
迎十八大献礼图书展销馆位于展览中心东一馆E2区,占地约25平方米。展馆主色调为红黄两色,大气庄重;展区地面铺着红色地毯,书架顶端的展板为金黄色。展馆入口处整齐叠放着两摞图书,分别为中华书局的《走向辉煌》以及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日志》。这数十本《走向辉煌》样书被别出心裁地叠成了一颗五角星。面向读者的主展板中央陈列着《历程》《丰功伟绩》《继往开来》《信仰——我们的故事》这四套为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推出的音像制品。
实景书房夺人眼球
备受期待的实景版“理想书房”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在西一馆底层的圆厅中央,9层高柱尤其醒目,由《四库全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以及《世纪文库》四套煌煌巨著撑起,寓意明了——这些鸿篇巨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替代。策划人之一王耀华介绍,这正是书房的“理想之柱”,环柱而建的4种书房静候各自的主人。
少儿书房里的家具木色柔和,鹅黄的被褥上散落了三两本小书,床头柜上摆放着兔宝宝造型的《该睡觉了》异形书,书桌上《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爱的教育》等少儿图书一字排开。家庭书房内气氛温馨和睦,适合一家三代阅读的书都能在书架上找到。从白领书房传来阵阵墨香,入目便是《中国美术全集》与《近现代名家论艺经典文库》,长桌上还摆放着几本线装书,艺术气息浓厚。企业家书房则显得沉稳大气,2个皮沙发中间的圆桌上放着《乔布斯传》,书架上也尽是《经济学原理》等金融管理类书籍。
据了解,理想书房的图书由490种基本书目、各类专业书目以及后续书目组成。基本书目是“一般成年人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图书”,专业书目按房主需求配置,后续书目则是动态服务,如果读者今年将理想书房搬回家,以后他还能收到书库的更新推荐。登堂入室的图书经专家筛选,保证了图书的适读、易购、不重复。
名家书画情思美好
进入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鸟语花香”扑面而来,《花好月圆——上海名家花鸟画展》让书展更添一份温婉和恬静。在300多平方米的序厅,由陈家泠、龚继先、杨正新、陈世中、蔡大雄、鲍莺等海派画家悉心创作的36幅中华名花依次排开,工写结合,精放兼备,风姿绰约。由陈佩秋、林曦明、章汝奭、周慧珺、刘小晴、周志高、徐云叔、戴小京诸名家为每幅画作题写的古人咏花诗,或秀逸或沉稳,寄托美好情思。诗书画合璧,共计作品72件。这些陈列在书展序馆长廊里的画,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花好月圆”,向读者展现了当代海派书画的新风貌、新特色。
开幕式刚过,已经有不少读者流连于或浓艳或淡雅的名花,驻足于或古朴或洒脱的书法,书展的浓浓文化气息已然把读者们浸润。上海书展这位“老友”换了新装,老读者展先生来了兴致,要把这些画一张张看完,同行的人催他,这里是个开始,里面有的是精彩。
今天上午书展刚开幕,存书处和平价快递处并不繁忙,不过,服务人员表示,已经有读者前来打探虚实。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夏琦 孙佳音 实习生 徐康欐 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