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伎重施”再试演欣赏差异生“碰撞”
——中文版音乐剧《猫》的幕后故事
杨建国
■中文版音乐剧《猫》剧照 图TP
  去年《妈妈咪呀!》中文版正式公演前举行的预演,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因此,制作方亚洲联创今年“故伎重施”,在中文版音乐剧《猫》8月17日正式亮相上海大剧院之前,从本月上旬起在大宁剧院连续进行了8场预演。指导排练的英国导演乔安说:“演员排练时与观众没有交流,无法体验剧场环境的互动气氛,预演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所以,在伦敦西区,音乐剧预演是剧目制作的重要环节。”据制作方负责人马先生介绍,事实上,从这次预演期间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中,既发现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反映了中英两国观众欣赏音乐剧的文化差异。

  加强导赏 弥补差异

  预演虽然不在上海大剧院,但演出流程、时间长度、观众服务等,与正式公演一模一样。与所有的演出相同,观众也能购买到节目册。但是,每场演出结束后,许多人总觉得只有故事简介和角色名单的节目册,还无法起到导赏效果。在制作方征求的意见中,认为“故事难以理解”的观众占了很大的比例。对此,英方人员认为,《猫》根据艾略特的诗创作,原著并无完整故事,搬到舞台上以后,音乐剧已经有了完整的戏剧结构。中方人员分析了收集的意见后提出,中国观众普遍存在“看故事,听故事”的欣赏习惯,《猫》注重以歌舞并举、人生哲理和角色内涵来推进戏剧发展,确实与传统剧目有所不同,所以,为了保证观众的欣赏质量,应该进一步强化导赏手段。经过商量,英方团队也了解到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欣赏差异,马上组织人员撰写故事详解。据悉,在正式公演时,观众可以免费领到一本《观剧指南》,印在册子里的完整故事和中文歌词,将有助于帮助大家回味剧情。

  演唱名曲  又生碰撞

  经过三个多月的排练,年轻的中国演员在扮演“猫”的能力方面,已经到了惟妙惟肖的水准。每晚试演结束时,英国导演乔安总是到后台与演员们一一击掌,大加称赞。不过,对于如何演唱主题曲《回忆》,在试演时观众的意见和英方团队的思路,又发生了“碰撞”。《回忆》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在该剧中由扮演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刘杨演唱。在排练时,来自英国的导演、音乐总监都要求刘杨使用真声演唱,因为这样能“更准确地体现角色的内心真情”。但是,观众在看了试演后却褒贬不一,普遍认为使用真声演唱过于直白,难以产生打动心灵的魅力。考虑到观众的反映,中方团队希望能让刘杨使用演唱方法,让歌声更加唯美,而且,这位主演也完全有能力胜任。但是,英方工作人员却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指出当初忆莲·佩姬首演《猫》时,就定下了用真声演唱的惯例。据悉,围绕这一不同欣赏需求的“碰撞”,目前还在协调之中,究竟如何调整,还有待于公演才能见分晓。

  身心投入 感染观众

  打造中文版经典音乐剧,并非只是简单复制。对于演员来说,尽管大多接受过音乐剧训练,但真要按照伦敦西区的规格排练,还必须调整习惯,用扮演猫的演员们话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体验式学习”。试演时,扮演“英雄猫”的夏振凯,以及扮演“魔术猫”、“性感猫”等角色的几位青年演员,以前都主演过国产音乐剧,拥有一定的舞台经验。但是,在《猫》剧中,他们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名音乐剧新人。《猫》的歌舞贯穿全剧,大运动量的连跳带唱很耗体力,气喘吁吁地脱下厚重演出服,浑身已经湿透,但一旦上场,马上又生龙活虎精力充沛。夏振凯说:“上了台我就是一只猫,必须彻底忘掉自己,才能投入、投入,再投入。”也许,在绵延不断的音乐中全身心投入于角色,才能让观众在目不暇接中受到感染,这也正是中英两国音乐剧表演的不同特点之一。

  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家居装潢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故伎重施”再试演欣赏差异生“碰撞”
两百多米长“东方瓷龙”将成最大亮点
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 国际评委昨汇聚沪上
广电总局否认出台“六条限令”
“尚蓝组合”“斗酒”出彩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3“故伎重施”再试演欣赏差异生“碰撞” 2012-08-15 2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