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心理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学生”后遗症
章红
  章红

  有一年被选派去参加一个编辑职业技能竞赛。从考场出来,大家都在嚷嚷考得糟。但也就是嚷嚷一下而已,糟就糟吧,这么一个竞赛,获奖可以给生活带来一点快乐的涟漪。

  考点正好在一个旅游城市,很快多数人都把这场考试抛在脑后,结伴出游去了。唯有一位女士H例外,她情绪沮丧低落,无心出游。她因为自己没考好当众哭了起来!

  我看着H,这么一件小事,一场对生活无足轻重的考试,她的反应竟是如此剧烈。她三十多岁了,可是为什么,她依然像生活在象牙塔当中?那个塔里面的世界清晰简单,直截了当:好好学习,努力赢得好分数。输赢就在分数之间,成败皆一目了然。

  我恍然感觉到这个象牙塔世界很有几分熟悉——曾几何时,我不是也在那个世界当中?曾几何时,和她一样,我不也是一个“好学生”后遗症患者!

  患有“好学生”后遗症的人,一直生活在一个被简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唯一的生存法则是竞争。在竞争中胜出就是成功,在竞争中失败是连自己也要鄙视自己的。于是,将自己的人生推入脆弱的险境。他们争强好胜,生怕落于人后,成为“老师”眼中的落后同学。而一旦落后,他们便迅速、轻易地被打败了,很容易地便否定自己,信心崩盘,人生坍塌。

  这样的人生是脆弱的。人生不可能只有鲜花和表扬,如果经受不住挫折,你就不会有自信,不会有勇气。

  小时候上体育课,老师点名,说:“如果哪位同学回答的声音响亮,我就会对他有个更好的印象。”轮到我时,“到!”我喊得清脆响亮。可是他就像没有听到。没有表扬我。难道我的“到”喊得不响亮吗?

  这是一个孩子的心理。回忆起来,固有羞惭,也不无可爱。

  但是,把这种心理一以贯之地贯彻到成年生活当中呢?你只想要一个被夸奖的自我,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你为了那个夸奖心甘情愿被人左右。

  不管这个事情是不是你喜欢的,不考量这个事情对于生命的意义,对于社会的作用,你只是要听到表扬,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孩子”。

  这就是“好学生”后遗症。

  那个真实的自我变得模糊了,把自我交出去,只为了交换表扬。把自我交出去,等待他人来评判。丧失了个性,没有了创造,在纠结与自我消耗中浪费了许多生命,最后明白:你必须做自己。你必须懂得生命中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必须顺应你的天性,才可能获得平静与幸福。

  正确估量自己的生活,判断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这始终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命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家居装潢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人物专题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
又到打折季,你是购物狂吗
“好学生”后遗症
新民晚报心理周刊B01“好学生”后遗症 2012-08-15 2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