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本市将新创建53条林荫道,这些林荫道分布在各区县,其中16条位于郊区。新创建的林荫道今日起在绿化市容局官方网站(http://lhsr.sh.gov.cn/)公示,并将于本月正式命名,届时,上海命名的林荫大道将达到73条。市绿化市容局今天同时透露,上海林荫道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已初步确定到2025年,上海将拥有300条林荫大道,并按“三个一百”具体实施,即创建命名100条林荫道、完善提升100条、新建改建100条,从而形成上海“横纵交错、多区域多点”相结合的林荫道格局。
新林荫道分布各区县
新评定的53条林荫道,分布在各区县,既有北京西路、延安中路、淮海中路、湖南路、瑞金二路、建国西路、岳阳路、复兴中路、愚园路等市民耳熟能详的林荫道“老朋友”,这些林荫道两旁浓密的大树,已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和“百年不变的历史味道”;同时,53条新林荫道中有16条位于郊区、特色鲜明的林荫道“新面孔”,像闵行区浦江镇的北江燕路,就以两侧种植婀娜的金丝柳,冬秋观枝、春夏观“姿”的特色而跻身上海林荫道行列;嘉定区的和政路,不仅有林荫,道路两侧都有绿地,绿地内植物种类丰富,林荫连着绿地,绿荫更浓;宝山区的漠河路,不仅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并且机动车道绿荫也超过75%,远高于本市林荫道评定标准所要求的绿荫覆盖率。
林荫道规划格局初定
“未来上海林荫道蓝图将是林荫道相连成片,形成林荫区域,就似城市中一座座‘绿岛’,‘绿岛’之间,再以林荫大道进行连接”,市绿化市容局负责人透露,“上海林荫道规划将按照网络化、系统化要求,总体上形成‘横纵交错、多区域多点’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据悉,规划中的多区域“绿岛”包括衡山路及周边道路组成的历史特色区域,瑞金二路为中心的特色商业办公、精品社区区域,花溪路为中心的宜居社区区域,结合嘉定新城、松江新城、临港新城以及大型居住区、迪士尼等新城、居住区、大型项目的建设推进,建成区域绿荫道群。
据透露,上海林荫道规划中还将大力推广林荫道新树种,确定一批新树种名录,丰富上海林荫道树种和景观,同时,还将规划上海林荫道树木苗圃基地,为未来林荫道建设和完善打下扎实基础。
确定“三个一百”目标
创建命名百条林荫道。上海最早的林荫道建设可追溯到清同治四年(1865年),租界当局在外滩沿江种植行道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地方政府在华界内马路植行道树,上海的林荫道已有超过百年历史,衡山路、复兴路、宛平路等林荫大道,都是前人栽树留下的片片绿荫。上海已具备一批树木长势良好、冠大荫浓、立地条件较好的道路,基本符合林荫道创建标准。“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对这些道路进行精细化养护,完善绿化景观,保护道路风貌,通过评定命名百条林荫大道。
完善提升百条林荫道。上海还有不少道路有绿荫,但距离林荫大道标准尚有一定距离。未来,上海绿化部门将对这些道路加强树木施肥,促进树木生长;引导树木修剪,促进树冠生长;优化树木周边环境,通过若干年养护管理,逐步建设发展为百条林荫大道。
新建改建百条林荫道。结合沪郊新城建设,结合旧区改造、重大项目、大型居住社区等工程,将林荫道建设纳入各区县城市发展规划,规范林荫道的建设、养护、管理,建设未来的百条“衡山路”。“我们享受着前人留下的浓荫,衡山路两旁法国梧桐浓荫更是一种百年不变的历史味道,那么,新建林荫大道,就是我们给后人留下的百条新‘衡山路’”。据悉,目前本市已完成30条道路的行道树新建、改建,行道树新种、补种9000余株。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