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这么多年来,党员们都是这么称呼这个温暖的“家”的。哦,“770”可不像是电视剧《暗算》中那个神秘的“701”机构,它只是一个门牌号码:宜山路770号园区党组织。
近10年来,770园区这个“两新”领域基层党组织从党支部、党总支到党委,实现了“三级跳”,我作为亲历者,倍尝其中艰辛。如今苦尽甘来,我们“770”已成为区域知名的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孵化器”。
一家家上门动员
组建联合党支部
20年前,我从苏北老家的机关下海,到上海打拼。2001年,在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我成立了一家货运公司,当时落户在苍梧路上。因为忙于事业,我一度“脱离”组织,党组织关系一直在老家。2004年下半年,公司所在的徐汇区虹梅街道找上门,希望我把组织关系转到上海,带头成立党支部。说实话,那时企业生存艰难,我很少有时间顾及其他。不过很快我就回老家把关系转到上海,并开始筹建联合党支部,因为我是个有27年党龄的老党员。
我要做的首先是找那些曾经和我一样“脱离”组织的“口袋”党员。当时苍梧路园区一共有13家企业,18名党员,我一家家跑,吃了不少闭门羹。有的党员不是出差,就是在外培训,有时明明人在公司,可整天忙于公务,要见次面可真难啊。还有人冷言冷语:这个郭总真是没事找事。
2005年初,联合党支部终于成立,由我担任支部书记。可是我很快发现问题,每次过组织生活,最多来五六个人。这主要是每家公司下班时间不同,有的还要吃了晚饭才能过来,人因此总是凑不齐。这哪行?我就自己掏钱买面包、饮料,大家也不好意思了,以后都准时到会。
创新组织生活方式
赢得党员群众认同
2007年,因为苍梧路拆迁,公司搬到了宜山路770号。当年11月,“770”党总支成立,我当选为书记。不可回避的是,当下一些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观念比较淡薄。怎样才能让党员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呢?我想了很多办法。我把当时自己在770号底楼仅有的一间办公室辟出三分之二作为党建活动室。
“770”党员来自不同的企业,平时又加班多、出差多。我就创新了组织生活的方式,比如,滚动式+交叉式,将同样内容的组织生活安排在不同时间段滚动进行,不能参加本支部活动的,可申请在其他时间段参加其他支部活动;每次组织生活由两个党支部共同开展,定期轮换组合,不同支部的党员就这样相识了。这种方式不仅切合这些企业党员的工作实际,还吸引了热爱交友的年轻党员积极参与。时间一长,还因此成就了不少姻缘呢。
对常常出差在外的党员怎么办?“770”建立了网站,采用两次网上和一次网下组织生活轮流交替的“2+1”模式。现在“770联合党委”网站人气火爆,留言有4000多篇,跟帖万余篇,浏览量10多万次。不少年轻党员对我说,郭书记,这个网上之家很贴心,过组织生活也与时俱进了!
真心服务建“磁场”
党员有了归属感
“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不好做,为什么“770”似乎“顺风顺水”?除了创新方法,就是要真诚服务党员、服务企业,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我的体会是先做人,再做事。
2009年底,我发现一位年轻党员交上来的党费都是五毛、一元的零钱。一问,才知道因为公司不景气,他被裁了,生活陷入困境,只能用储蓄罐里的零钱交党费。我马上通过党组织资助了他春节回老家的路费,之后又帮他在新公司找到工作。支部会、组织生活还常常听党员们反映工作单位遇到的困难,为党员提供多方资源,为党员所在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一家民营科技公司,想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但又不熟悉相关信息。听到这家公司的党员反映后,“770”党委邀请徐汇区科委上门办公,向公司介绍申报所需的材料,最后解决了申报项目。
党员们觉得“770”处处为他们着想,像个“磁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去年7月,770联合党委成立了,现在有156名党员,9个支部,孵化了14个独立党支部。2008年,我被评为上海优秀党务工作者。
从联合党支部到党委,我这个“当家人”也随“两新”党组织一路成长,企业也得益于这个平台而发展壮大。虹梅社区综合党委牵线搭桥,公司与上海普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拓展了业务。现在公司经营很稳定,我也得以更多的精力放在党建方面。
本报记者 袁玮 采访整理
【同题问答】
Q:10年来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您谈一下发生在您身上的一个具体变化,您怎样评价这种变化?
A:我刚到上海时,主要解决个人和家庭生存问题。通过发展使我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无到有。特别感谢徐汇区委组织部和虹梅街道党工委给我搭建了平台,使我有机会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建设作贡献。我希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Q:您在为过去10年工作的成绩、事业的发展欣慰的同时,还有怎样的一点遗憾呢?
A:遗憾是觉得自己没有完全尽最大能量去发挥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元素。
Q:新的10年即将开启,能否谈一下您或您的家人的心愿?
A:希望为社会承担一份责任,特别在党建方面,我要尽我所能。我和家人的心愿是办福利机构,如养老院,去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感觉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