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车辆占用车位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景舒苑五村附近的江龙路浦秀路处。浦秀路的西侧有一排公共停车位,停着一长溜的报废车,粗略一数,50多米的马路上有近20辆车,大多为桑塔纳、金杯面包车和奥迪小轿车,均没有牌照。这些破烂车辆大多“灰头土脸”,有的轮胎已经瘪掉、车头保险杠脱落,还有些被撞得面目全非,车身扭曲变形。
居民范先生说,印象中这些车辆出现在大约半年前,自从占据了公共车位后,再也没有离开的迹象。“刚开始只有几辆,现在已经发展到几十辆,不知道谁停过来的,也没人管。”范先生抱怨道,附近居民的小轿车只能见缝插针地停在空车位上,这些报废车不但占用公共资源,还影响市容环境。
车窗写着高价收购
记者注意到,这些车辆的窗玻璃大多被写上了“高价收购报废车”的字样,并留有手机号码,且每部车上的号码都不同。记者随意拨打了几个号码,对方均表示自己是附近收报废车的,但不肯提供交易地址,只说可以“上门验车,流程简单”。
附近景舒苑四村的保安向记者证实,这些车确实已停了好几个月,只知道是报废车辆,有人前来收购,但具体是谁收购、车辆为何停在这里,他们也很好奇。
记者又来到与浦秀路平行的浦雪路,这里虽然是条小路,且没有划分停车位,但空地上也一样停着多辆轻型卡车。与浦秀路的情况类似,卡车车胎已经漏气,车身锈迹斑斑。在一辆卡车的前车窗内,记者看到一张写有车牌号、钢印号和电话信息的A4纸。还有些卡车的车窗上也写着“收报废车”和手机号码。
报废必须统一回收
昨天下午,记者从本市唯一指定的机动车报废回收单位——上海市机动车回收服务中心了解到,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流程,客户需要提供诸多材料和证件,经过多次审核后才能完成机动车的报废申请。报废时参考汽车的使用年限、行驶公里、配件等因素后,给予报废更新补贴。
不过,工作人员也说,一些车主觉得报废车钱少,且要办理手续太麻烦,干脆在车辆报废前卖给二手市场。更有人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将报废车卖给个人。这些回收者大多不会对车辆进行销毁,而是把车辆的发动机、电瓶等零件拆卸下来,重新组装再进行买卖,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是违法行为。因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除取得资格认定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
交警部门表示,如果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未按照正规渠道办理注销手续,那么该车流入社会后,出现交通事故,原车主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市民应按照法律法规报废车辆,不要将报废车卖给个人。
实习生 蔡辰思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