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不仅是一群最需要运动的人看着一群最需要休息的人在那里运动。而且,君不见,前者一边熬夜观战,一边还在大快朵颐,手边有各种美食伺候,看完奥运,肚子上又多了一层“游泳圈”;而后者最需要补充能量,却往往为了控制体重和杜绝兴奋剂而不能放肆。菲尔普斯不是就在捧金之后豪情万丈地放言:“以后终于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了!”
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是现代人的通病。我坚持健身十几年,每次和周围人谈起健身话题,90%的人都会表示不屑,剩余10%的人虽然表示敬佩,却不相信自己也能坚持,甚至连尝试一下的冲动都没有。我常常以“买健身卡吧,买了卡,掏了钱,你就舍不得不去了”来劝说,竟然有人回答:“切,买了卡就更不想去了。血都放了,干嘛还为难自己?”
我晕!健身怎么会等于“为难自己”呢?这绝对是一种误解。
首先,健身可以很有趣,喜欢社交的可以参加集体课程,与学员和老师济济一堂,可以认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喜欢独处的也可以带上平板电脑,一边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甩掉脂肪,一边看狗血连续剧里主人公挥泪如雨,不知不觉间,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时间,健身并不会太疲劳。如果菜鸟一定要强自己所难,一上来就驴跑个十几二十公里,或者跟着高级瑜伽教练试图把身体对折起来。那么,跑伤掉身体、折伤掉自尊心,顺便打消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这是不可避免的“杯具”。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找到最适合自己身心的方式,享受体育的乐趣。
改变对健身枯燥乏味、艰苦卓绝的偏见,就迈出了健身的第一步。
接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爱好选择是在俱乐部寻求专业指导,还是仅仅跳跳广场舞,或者只是饭后去楼下绿地上散散步,无论哪一种方式,并无高下之别。只要能使我们的身体动一动,都有益健康。
千万别找什么借口说自己太忙、太累、太穷。忙的人,可以坐在办公椅上,一边打电脑一边踮脚尖,也可以一边洗碗一边提臀;累的人,可以选择舒缓的放松动作,拉拉筋,保证提神又醒脑;穷的人,不必买健身卡,完全可以在花园绿地里跑步、打拳。
只要想动,没有事情能难倒我们。关键就在于,究竟是我们的身体懒,还是心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