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频出相关“双底”判断
9月18日,随着富春环保、巴安水务两家公司加入了股权激励公司的队伍,9月份至今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已达11家,而8月份这一数字仅为4家,7月份则有6家,6月份仅5家,5月份只有2家,1月和3月则分别只有1家。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9月份股权激励计划频出,或与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对目前二级市场及公司基本面“双底”的判断直接相关。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个股股价,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股价有的已经跌了80%,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认为已是见底了。而选择在目前的市场价位锁定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不仅惠及激励对象,同时也体现了大股东对二级市场价格估值优势的认同。
不仅是认为二级市场股价见底,不少公司预期实体经济也将见底好转。股权激励体现了公司对未来3-4年的业绩判断。而国内股权激励对业绩有绑定要求,因此选择哪一年度为基准年度就成为股权激励计划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9月份密集推进股权激励计划,体现了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对2012年是业绩底部的判断。
多公司要求3年业绩翻番
值得关注的是,股权激励计划并非简单地给公司员工“派红包”,部分上市公司也给公司管理人员提出了高标准的考核条件。如巴安水务授予22名核心员工的股票期权在2012年至2015年分年度考核并行权,以2011年净利润为基数,上述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40%、80%、120%和160%;智飞生物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为,以2011年度为基准年,2012年至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3%、60%、120%和240%。远光软件、瑞丰光电等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也将公司未来3年业绩增长目标确定为70%以上。
最震撼的是独一味,公司计划以1238万股用作股权激励,授予包括董事长朱锦等高管在内的103名员工,设定的股票解锁业绩条件颇为苛刻:根据方案,该批限制性股票分三次解锁,解锁条件为以2011年净利润为固定基数,2013至2015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30%、359%、589%,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8%、19%和20%,上述指标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准。如此高的业绩解锁条件在两市已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370家上市公司中颇为罕见。
对此,独一味表示,公司通过收购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后,已对市场渠道进行整合,业绩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释放。在此基础上,公司当然要提出高标准的考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