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地生根
公 差
  公 差

  姜凤琴和丁连旺是一对打工夫妇,他们从浙江武义农村来到“本地户籍人口仅有3000余人的自然村,却住了3万余外来人口”的苏州甪直镇松港村凌港打工。他俩看到村里人买东西,要到镇上集贸市场,十分不方便,就与人合伙开小超市,薄利多销,方便村民和打工者。他们因此开辟了“财源”,甚至找到了“落地”的感覚。是呀,当你在一个地方能够生存,而且确实成为当地社会有用的“一颗螺丝钉”,归属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因此,“打工夫妇” 把异乡当故乡,将他人当亲人。丁连旺有点手艺,谁家中的电饭锅、电磁炉、电水壶坏了,送来维修,他分文不收;老人家里的电视机、门锁坏了,他上门检修,免费服务。去年春节,打工夫妇还为村里老人送了一份年礼——一张60元的“代金券”,让老人要啥买啥,小店因此被誉为“老人福利中心”。

  打工夫妇来到凌港打工和开店,凌港原住民对他们不歧视、不排外,也让他们深有感触。办个证件、开个证明之类的,当地人都热情相助。

  8年间,他俩感恩城市的包容,回报自己的爱心。当他俩看到自己的热心和诚信得到尊重和接纳,于是,有了“被认同”的快乐,产生了“落地生根”的想法,还把儿子转来当地读小学。

  如今,全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离乡进城打工,其中有许多像打工夫妇那样找到了归属感,但毋庸讳言,也有相当多的打工者还像浮萍一样,在异域他乡找不到家的感覚。打工夫妇“落地生根”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特别报道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九安专版
   第A31版:品牌透视
   第A32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人气美食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8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9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20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21版:生活之友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生活之友/前端视窗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上海楼市红榜单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落地生根
孙思邈之寿
“棋局”滋味
今宵灯谜
“九九”深情
《简·爱》的魅力
享受家务
秋游南尖岩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落地生根 2012-09-20 2 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