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稚柳———国画才华成就鉴定造诣
乐梦融
  谢稚柳(1910—1997),江苏常州人,是中国现代集书画创作、美术史论研究和书画鉴定三方面杰出成就为一身的著名的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 

  谢稚柳精于山水、花鸟和人物画,靠自学成才。早年学明代画家陈洪绶画风,所谓“少时弄笔出章侯”,20岁时经常前往中央博物院看画,27岁即有中国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抗战时多次在陪都重庆和成都、昆明、西安举办个人画展,出版过《谢稚柳画集》二集,并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教授。1942年他应张大千邀请赴甘肃敦煌石窟,对敦煌每一个佛洞的彩塑、壁画的历史及画风演变作了详尽的研究,以《敦煌艺术叙录》一书驰名艺坛。 

  通过对敦煌石窟的研究,谢稚柳的画风也为之一变,他由明上溯五代董源、巨然,力追唐宋绘画以及元明清诸家,兼众家之长,把李成、郭熙的多姿和范宽的风骨结合起来,把南宗、北宗融为一体,并登山临水,师法造化,变化创新,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晚年他研究五代徐熙的“落墨法”,画风再一变,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泼墨泼彩,自成一家。 

  谢稚柳的中国画杰出才华成就了他在书画鉴定上的精深造诣,1983年到1990年他担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对全国208个文博机构的数十万余件古代书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甄别鉴定,为中国文博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次落户中华艺术宫的谢稚柳专馆依据作品创作的年代特征,分为两个时期,即“少耽格律波澜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的作品)、“杂彩缤纷落墨新”(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展出纸本作品75件。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上海人家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用美术讴歌多娇江山和谐家园
谢稚柳———国画才华成就鉴定造诣
明快清丽 风度高雅
广告
新民晚报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A09谢稚柳———国画才华成就鉴定造诣 2012-09-23 2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