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闯黄灯”的争议给决策者“亮黄灯”
殷啸虎
  ◆殷啸虎

  闯黄灯从严罚到停止处罚,这一过程引发了社会公众广泛的争议,也给我们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诸多启示: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决策?

  坦率说,对闯黄灯进行处罚,本不应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此前也有过相关案例:2010年7月,嘉兴海盐一男子因闯黄灯受到处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和二审法院都维持了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就法理上而言,对闯黄灯的行为进行处罚也并无不妥,因为在已经警示的情况下强行通行,必然给另一方正常通行的车辆和行人造成危险,侵犯了他人的合法通行权。但既然如此,对闯黄灯的行为进行处罚又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定规则、进行决策的一些环节出了问题。

  第一,我们的法律规则出了问题。对闯黄灯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根据法律的精神,对闯黄灯的规定应当采取禁止性规定或者选择性规定,即“黄灯亮时,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禁止通行”;或者“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禁止通行”,而我们的法规却采取了授权性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样一来,按照“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理,自然就不应对闯黄灯的行为进行处罚了。

  第二,在规则宣传上明显不到位。反对处罚闯黄灯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如果看到黄灯急刹车,会引发车辆追尾事故。这个理由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交通规则规定路口车辆限速30公里,看到黄灯减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我们绝大多数的驾驶员在路口遇到黄灯往往是非但不减速,反而是加速,自然会引发追尾事故了。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在对规则进行宣传解释时愣是没有向社会公众说清楚。

  第三,决策的过程发生了问题。对闯黄灯进行处罚这样一个影响面很广的问题,不仅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还涉及到大多数人行车习惯,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有一个适应期。现在匆忙出台且立即执行,被处罚者自然会感到有些冤枉;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争论又草率停止执行,结果是本来不敢闯黄灯的人现在也开始闯黄灯了。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制的权威性,更损害了法制的公信力。

  因处罚“闯黄灯”引发的争议,给我们的决策者亮起了“黄灯”,当然,这是一种有益的提醒。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种法治思维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在制定规则、进行决策的过程时,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严格依法办事。在决策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但一旦形成规则,就要严格遵守执行,要做到法制诚信,不可朝令夕改。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醉汉引路”酿惨剧
家里来了个陌生女人
“闯黄灯”的争议给决策者“亮黄灯”
致读者
要你走不得
垃圾短信太多啦!
广告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B11“闯黄灯”的争议给决策者“亮黄灯” 2013-01-20 2 2013年01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