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作为人类独特的近乎神秘的精神现象,生活中每每回避与之相关的真实话语。不过,文学却可以鲜明畅达地加以述说。只是专以这方面的内容为主干的作品也很罕见。所以,倪辉祥先生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隐私》到我手里,我几乎一口气将它读完。
当然,这主要还不是因为这类作品少,而是由于这部作品好。《隐私》之好,可以罗列不少,我觉得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形象新鲜,二是思想新颖。
一连串以隐私为情节铺排的故事,发生在浦东一个叫做滕粮圈的村落里。擅长本土叙事的小说家倪辉祥,这回端给我们的佳肴的作料,由隐私构成,而本土气息依旧浓浓。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对命途多舛、尤其是爱情遭遇多风多雨的恋人。特殊年代变幻莫测的农村生活,为这对恋人搭建了杂色纷呈、喜忧并存的活动舞台。让读者揪心不已的种种隐私,就悄悄地聚集在这舞台帷幕的背后。美丽的潘玉芳偏偏要遭逢丑陋的“矮脚虎”,她厌恶“矮脚虎”外表与内心的恶浊,却又不得不屈服于支撑这恶浊的潘副主任的权势,也屈服于她父亲的昏庸与窝囊。可是她的真心,依旧毫不动摇地付与自己的意中人滕文超。滕文超则在很易绝望的时候偏不绝望,深爱着潘玉芳。残酷的生活又演出令人作呕也令人感慨的另外一幕,包括潘玉芳的被“爬灰”,以及滕文超在“喇叭花”面前的被俘虏。人物关系的如此情状,自然又派生出别的许多隐私。这里的妙笔在于并无生造痕迹,造成故事的既奇崛生动于是扣人心弦,又真实可信于是感人肺腑。而作者最终的目的也在读者不知不觉中臻于佳境:他不是为营造隐私而营造隐私,他是为了更加有效并且有趣地塑造人物群像。果然,伴随着总体的情节脉络,作品中一个个与隐私相关的人物,无不新鲜地呼之欲出。
至于思想的新颖,主要指的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于隐私的处理方式,或者说是态度。隐私毕竟是一种特殊精神渗透其中的生活现象,它最显著的特点不是明,而是暗。而且希望永久地保持这种暗。因为要使之暗,于是必须秘不示人。作为小说,在对待隐私的处理方式或者态度上,当然要始终贯之以形象的实现,而这种实现又必然显示作者的思想形态。通览全书不难发现,《隐私》的隐私处理,有着一种新颖的思想指导。这显著地体现为作者对于两段隐私的隐匿。一是潘玉芳遭受她公公“爬灰”的情节。在这一遭受中,潘玉芳的心灵纯洁无瑕,但毕竟也成为她不能启齿的隐私。这一隐私如果公诸于世,在人们尤其在滕文超心目中的感受可想而知。二是滕文超在“喇叭花”的诱惑面前所表现的对爱的不忠。此种移情别恋,如果被一往情深的潘玉芳知晓,对她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上述两段隐私,作者以隐匿不露的办法加以处理,隐私依旧是隐私。作者的这种艺术构思颇为新颖。细想一下,成全了隐私,是成全了一对主要人物金玉良缘的最终完美,这还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人与人之间必要的和谐也得以成全。故此,既然已成隐私,还是永远隐之为佳。此种思想,就艺术而言,分明有新意蕴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