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北京更是连续四次遭遇侵袭。而雾霾的形成和空气污染的加剧息息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机动车尾气是PM2.5颗粒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尾气的污染物中,以含硫排放物为主。
油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按照我国成品油排放标准,以硫含量来看,京V标准硫含量要低于10PPm,国Ⅳ标准要低于50PPm,国Ⅲ标准要求低于150PPm。据了解,目前除了北京使用了京V标准汽柴油,上海、珠三角、江苏等地也实施了国Ⅳ标准油品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油品实施的仍是国Ⅲ标准。
而美国、欧洲实施的成品油排放标准硫含量分别是低于30PPm、10PPm。这意味着,北京油品质量与欧洲相当外,大部分地区(国Ⅲ)油品的硫含量确实是欧洲的15倍,是美国的5倍。
在雾霾天气的压力之下,国家要求自2013年起全国车用汽油需置换至国Ⅳ标准,过渡期至年底12月31日;而从今年7月起,国内流通的国标柴油需全部升级到国Ⅲ标准。
“虽然金陵石化炼厂和上海的两家炼厂达到了生产国V标准柴油的能力,但实际推行或遭成本价格上涨的阻碍。从国Ⅲ质量标准升级为国V标准,成本价格将会有大幅提升。如果届时国家不上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油品质量升级的时间或将有所推迟。上海推行国Ⅳ标准汽柴油及南京推行国Ⅳ标准汽油时就曾遇到这个问题。”息旺能源分析报告指出。
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认为,除了这个阻碍,市场接受也需要时间。从众多因素考虑,国内成品油升级大业仍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