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音乐会的曲目由乐团总监里卡多·穆蒂早早就已排定,从纽约匆匆赶来帮忙的马泽尔,对既定曲目不作改动,却进行了自己的独到诠释。善于从音乐中营造戏剧氛围的他,指挥的手势并不复杂,却在双臂的轻挥慢拢之间,把各个乐章的不同寓意抽丝剥茧般地逐层展现。乐团的演奏力度相当强势,音响效果颇为震撼。
下半场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被马泽尔搭建出了长达55分钟的庞大结构。在马泽尔的指挥下,曲风变化多端的第四乐章,被芝加哥交响浑然天成般地集结壮大,渐渐汇成了音响的洪流。听着爆发式的结尾,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感动。也许两部交响曲中没有充分展示卓越的铜管声部,在加演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之后,瓦格纳的《罗恩格林》第三幕序曲刚一奏响,铜管就喷发出了浩荡乐声。在弦乐与木管的衬托下,灿烂、通透的铜管乐不绝于耳,真有一种淋漓欢畅的爽快,令全场听众激动得纷纷起立,发出了爆发般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