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困难被迫同住一个屋檐下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羽翼”
欧洲“啃老”族:为何长大的孩子不肯走
章亚东;杨永前;陈进
■经济不景气年轻人求职遭遇重重困难被迫和父母同住
■不少欧洲年轻人因为失业一个屋檐下
■欧洲不少大学生刚毕业就加入失业大军
■一些年轻人因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
  文/章亚东  杨永前  陈进

  欧洲经济危机令不少年轻人失业,被迫和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过上“啃老”生活。

  德国《明镜》周刊近期援引调查数据报道,希腊、马耳他等国年轻人中,“啃老”族比例超过50%,为全欧洲最高。

  在葡萄牙、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则有超过40%的25岁至34岁年轻人没有正式工作并与父母住在一起。

  欧洲国家如何看待“啃老”现象?年轻人对社会有何期望与失望?对自己的未来又如何考量?

  经济低谷别无选择

  在里斯本一家失业救济中心,19岁的小伙子安德烈·里贝罗和其他不少年轻的失业者一样,赶在黎明前排起长队,等候领取失业救济金或进行失业登记以期早日找到一份工作。

  里贝罗在一家餐馆干了6个月后失业。更不幸的是,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他还不够资格领取救济金。按照葡萄牙法律,在过去两年内至少工作满360天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救济金。

  里贝罗说,他也希望有自己的居所,但目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没有任何收入的他别无选择,只好继续和母亲住在一起。

  葡萄牙社会学家莫伊塞斯·桑托斯说,“啃老”在人们眼中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尤其在眼下经济低谷时期,与父母同吃同住更是在情理之中。

  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不同,多数葡萄牙人并不觉得孩子“羽翼丰满”后必须另立门户。这是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许多葡萄牙年轻人不知道如何独立生活,父母也不教育他们自立。有些父母反而认为孩子在身边更踏实。

  28岁的若泽失业3个月,正准备出国打工。他说,他曾在马德拉岛工作过11年,但如今那里的就业情况比里斯本还糟。他的母亲5年前就到法国工作,因此他准备去法国与她会合。

  “有人让我去那里开卡车,”他说,“我以前从未有过出国打工的打算,但现在,别无选择。”

  独立生活年龄推迟

  “我的问题是,该不该从家里搬出来?”一名24岁的匈牙利女大学生前不久在网站上讨论是否和父母同住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也折射出当地年轻人对“啃老”现象的看法。

  她写道:“我今年毕业,可以从家里搬出去,但家里人却不让我这么做,认为我该把租房的钱攒起来,让今后生活更轻松。但我害怕别人背后说闲话……对于一个有工作还与父母一起住的成年人,人们会有什么看法?”

  支持她搬出家的网民认为,独立生活是成熟的表现。但支持她继续“啃老”的网民似乎更多,而且理由似乎更充分。“经济危机还没结束,别乱扔钱让别人致富。住在家里给自己攒点钱,一年下来不是小数目。”

  匈牙利一项调查显示,19到25岁的年轻人中,76%的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三分之二需要父母经济资助。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只有5%为父母提供经济资助。

  80%的大学毕业生需要父母为其支付部分开支。而更早进入劳动市场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和高中生中,三分之二的人需要父母的经济资助。

  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首都布达佩斯25至35岁的年轻人中,半数在“啃老”,还有21%的人在35岁以后仍与父母一起生活。

  匈牙利社会学家分析说,年轻人独立生活的年龄在推迟,原因千差万别。一些人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导致生存困难;一些人贪图舒适,不愿离开父母;还有一些人则因接受漫长的高等教育,而迟迟无法独立生活。

  阿蒂拉今年33岁,未婚,与母亲住在一起。“我和母亲关系很好,她乐于和我住在一起,否则她会感到孤独,而且许多事情让她去处理会比较困难。和她住在一起,对我也有好处,可以减少开支,生活又比较舒适。”

  “迷失一代”归咎社会

  几年前,罗马尼亚全国2000万人中的约五分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打工。2008年经济危机袭来,到西欧国家打工的年轻人被迫回国,曾经供不应求的劳动市场顿时逆转。

  目前,罗马尼亚失业率在6%左右,但其中24岁左右年轻人的失业率非常高,达到24%,且增势仍在继续。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雇主普遍不接受没有工作经历的年轻人,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许多人被迫成为离不开爹娘的“啃老”族。专家认为,这一年龄段的罗马尼亚年轻人或将成为“迷失的一代”。

  2012年,罗马尼亚近三分之一的高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靠领取失业救济金生活;更多学生因错过离校后60天的申请期限,只能伸手向父母要钱。

  18岁的博格丹因为没有及时申请失业救济而不得不依靠父母供养。尽管他也去布加勒斯特市劳动就业署报到,不过根本就没考虑过接受那里介绍的任何工作。

  他说:“与其去当超市收银员,我更愿意失业在家。父母养得起我!”说罢,他走向自己停在门口的奔驰车。

  博格丹的言论被媒体报道后引来不少谴责。他解释说,自己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不奢望找到工作,所以他打算复习功课,争取第二年补考拿到毕业证书,然后到修车厂去当技工。

  “我有什么办法,运气不好遇到金融危机!”博格丹的话在不少年轻人中引起共鸣。相当一部分无业青年把怨气撒向社会,很少从自身找原因。

  专家认为,大批年轻人长时间被排除在劳动市场外,对社会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经济师卡扎库指出:“如果年轻人长期游离在劳动市场之外,他们将会失去技能、效率和进取心,后果是即使今后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民声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新民环球
   第A2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1版:新民环球/环保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4版: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柜台
   第C04版:走近大牌
   第C05版:走近大牌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新尚专访
   第C08版:搜乐地图
   第C09版:现场表情
   第C10版:标志产生
   第C11版:创意单品
   第C12版:秀场故事
   第C13版:美容扮靓
   第C14版:男士部落
   第C15版:新尚假日
   第C16版:明星潮事
欧洲“啃老”族:为何长大的孩子不肯走
葡萄牙政府鼓励失业者出国谋生
罗马尼亚专家呼吁教育改革
热点锁定:
导读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7欧洲“啃老”族:为何长大的孩子不肯走 2013-02-01 2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