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炎性肠病提倡手术早期干预
王志刚
  近年来,炎性肠病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上升,腹痛、腹泻或大便不规律、消瘦为其主要表现,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疾病因为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更高,研究也较为深入,在治疗的策略和理念上发展很快。目前在上述国家,治疗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外科医生的早期干预。

  炎性肠病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提示可能与人体自身免疫状态有关。一旦发病,大多终身难以治愈,还常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穿孔、消化道出血、肠瘘、盆腔脓肿、迁延不愈的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

  这类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包括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等。但治疗效果欠佳,特别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明显,致使许多病人无法长期耐受药物,病情稍微好转停药后很快病情出现反复。该病的治疗非常棘手,往往在出现了明显的并发症时求助于外科医生,寻求手术治疗。

  笔者曾在美国最大的炎性肠病诊疗中心克利夫兰胃肠中心学习,那里的结直肠外科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炎性肠病病人,病人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就寻求外科手术治疗,外科医生的治疗也积极得多。因为一旦出现并发症,手术治疗就非常被动,且影响治疗效果。对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疗效不佳,或仅有轻微并发症的患者早期手术干预,对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后多数病人可以免除终身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手术而且效果满意。况且炎性肠病患者长期不愈还有恶变危险,所以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王志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博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微创“取石”干净利落
吃零食要分“限制级”
炎性肠病提倡手术早期干预
萝卜入药食补两相宜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4炎性肠病提倡手术早期干预 2013-02-18 2 2013年0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