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孩子,面对贫穷、苦难,是否有机会摆脱母亲那样的命运?1998年,纽约的新闻记者布里斯基来到加尔各答,打算拍摄一些关于妓女的东西。生活在那个特殊环境里的孩子们对布里斯基和她的相机产生了兴趣。当布里斯基从纽约返回后,她开始对那些孩子进行摄影培训。这一培训来自她突发的灵感———她决定组织一个摄影班,让片中7个小主角拿着相机去记录他们身边的世界。
这些孩子极为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布里斯基也一直努力安排帮这些孩子拍卖作品,以筹些钱来让他们接受教育。
面对镜头,孩子们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成熟,他们对于自己家庭的背景一清二楚。对于将来,他们都想走出他们出生的地方,导演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了他们希望。但是,片子结尾时,7个孩子只有一个留在了寄宿学校,另一个自己离家出走上学,其他人要么被家人带回,要么自己选择离开。
“拍摄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纪录片,我们只听说过好莱坞电影。”哈尔德是7个孩子中的一个。影片里展示了哈尔德的家。那里的生活犹如一团乱麻。他的爸爸吸毒,他的妈妈常年患病。在十几岁的时候,哈尔德的妈妈便去世了。
哈尔德说:“《生于妓院》改变了我的生活。2005年,我第一次观看了这部影片,后来它还获得了奥斯卡奖。这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刻,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可以发出声音,人们希望知道我的生活故事。那时我已经入学5年了,也开始学习英语,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的故事。”他自己申请赴美国学习,并最终被接受。后来,他决定选择电影制作为职业。“制作电影非常有意思,我很快乐。”他说。在慈善组织的资助下,哈尔德进入了纽约大学影视学院学习。他很快掌握了电影制作的窍门,并且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业余时间,他还去打工挣钱,回国探亲。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哈尔德那样幸运。另一个孩子,在《生于妓院》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一年后走上了妈妈的老路———但她说她依然记得当初获奖时和其他参演人员相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