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砸得无处可躲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说,19日开始,广东省先后出现冰雹、龙卷风、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20日下午,东莞市部分镇街先后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从15点48分到16点48分,在短短的一小时内,直径约10公里的超级强对流气体气流以60公里的时速自西向东扫过影响厚街、南城、大岭山、东城、大朗、常平、樟木头、塘厦等镇街。
42岁的徐光明是贵州人,刚到东莞沙田镇明沙村的一建筑工地上打工几天就遇到这场罕见的冰雹灾害。他回忆道:“下午4点左右,我们在工地干活,突然伴着狂风下了一场暴雨。风很大、雨也特别大。我和工友们就从工地往工棚里跑。我跑到工地上临时厨房里躲避,没想到刚躲进厨房,整个房屋连顶带底被风吹翻了。狂风中的飞落物砸中了我的头,冰雹特别密,砸在身上很疼,人无处可躲。”
夺命风灾来势汹汹
东莞市气象部门称,气象部门曾发出3次预警警报。林良勋说,在灾害发生前,东莞市气象部门先后在14时44分、15时19分、16时11分发布了3次天气预警警报。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在东莞气象部门于16时11分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后不到10分钟,当地开始出现冰雹和龙卷风。
东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邓浩全说,造成如此严重人员伤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风力太大,创历史纪录。强雷暴云团进入东莞市后,强度迅速发展增强,出现了达到美国F1级标准的龙卷风,这是东莞市有记录以来最强龙卷风,刷新了东莞市强对流天气的风速记录,一般构筑物难以承受其破坏力;其次,多灾种并发破坏效果叠加。除了龙卷风,还叠加了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第三,过程时间短,应急难度大。致灾的超级强对流单体气流从进入到离开东莞市仅1个小时,来势猛、移动快,加大了应急救助的难度。
据记者调查,造成此次灾害如此严重还有一个原因,即强风吹袭路线主要在沙田等沿海地区和厚街、大岭山等家具工业集中地带,一些工厂的厂房是简易轻型厂房,抵抗强风能力弱。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虽然东莞气象局称,在20日下午通过网站、电视、微博、短信等多种方式3次发布了预警信息,但还是有一些市民反映并不知晓,而部分收到预警信息的市民也未重视和采取充分的防御措施。
仅凭经验随处躲躲
东莞风雨冰雹灾害再一次警示灾害性天气防御的重要性。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需完善。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刘作挺说,2012年,广东省气象部门发送了4亿条气象应急短信、9亿条气象灾害短信,微博、网站、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方式也基本建立。但在此次灾害中东莞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仅简略提示“注意防御”。一些村民表示,不知道怎么防御,仅是凭经验找地方躲一躲,“政府最好在预警短信里面说说,如果短信说不完,就应该平时多宣传”。
此外,公众也应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重视。有关专家表示,在收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警信息后,公众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如有大风预警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寻找坚固建筑物暂避。
新华社记者 吴涛 陈冀(据新华社广州3月2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