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链接】
旁观者眼中的“裸辞”
  黄嘉树,男,30岁,已婚,公务员

  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出于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任的考虑,“裸辞”有一定风险。如果工作压力大,有很多方式调节,一走了之有些不负责任,无论是对自己、对家人还是对工作单位。

  张卫华,男,37岁,已婚有子,事业单位员工

  我觉得“裸辞”需要勇气,心理和财务等方面没有准备好的话,容易导致意想不到的压力。最好是想好了下一步的方向,有明确目标(不见得有明确的下家),这样“裸辞”无妨。如果只是情绪化和一时冲动,我认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张可,女,35岁,已婚,民营企业员工

  有时候早上一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辞职。工作压力大,想自由些,稍微轻松些。刚来没多久的一位同事上周五“裸辞”了。她老公鼓励她果断辞,好羡慕。但是想到自己一没其他经济来源,二连煎荷包蛋的厨艺也没有,当主妇肯定是不合格了。种种现实打压,罢了,罢了。还是老老实实靠劳动来换取饿不死的生活。醒醒吧!

  胡爽,男,23岁,未婚,自由职业者

  我支持“裸辞”,很多人觉得80后、90后或独生子女,遇到一点困难就辞职,是脆弱的表现,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其实现在认识世界的渠道更多了,很多年轻人的自立能力和主见更强了,想要通过努力创出一片天地。但辞职不是过家家,要理顺工作和学习的区别。在学校只有3年,可能通过1次考试就能证明自己,在单位却有30年,可能需要10年,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想要三五年就买房,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不要浮躁、冲动地做出一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决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专版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裸辞”人群渐增 利弊未有定论
专家:对“裸辞”现象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旁观者眼中的“裸辞”
新民晚报焦点A04旁观者眼中的“裸辞” 2013-03-26 2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