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街头艺人”
庞兆麟
  庞兆麟

  在上海的街头和地铁车厢内,有时会看到有街头艺人用唱歌、拉琴等形式卖艺,有人认为街头卖艺影响市容,对此表示反感。

  记得在去年,上海市文广局新闻发言人曾透露: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的建议,市人大将对上海街头艺人管理进行立法调研,“街头艺人管理条例”今后有望出台。如果此立法能够颁布,它很可能成为国内首部针对街头卖艺现象制订的地方性法规。

  我对这部法规充满期待。

  笔者近年来到境外去旅游时,在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的街头,亲眼目睹街头艺人表演拉琴、唱歌,他们从不主动向游客索取钱财,反而因他们优雅的表演,给城市增添了一道引人瞩目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景线。比如,在苏格兰街头,我就耳闻目睹一位穿格子裙的男士吹奏风笛,那高亢悠远的笛声,令游客无不啧啧称赞。

  前几年我到厦门鼓浪屿观光,发现那里也有好多有一定水平的艺人在街头表演。走近看,他们的“摊位”地面都放着一张当地文化部门发给的“卖艺证书”,据说是经考核后允许在鼓浪屿街头卖艺的。当然,他们都为闻名遐迩的鼓浪屿增添了令人赏心悦目的风采。可见,给街头艺人发牌照或证书,让他们在规定的场所表演,在国内也有先例。

  当今的时代,是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社会的开放度和宽容度也大大提高了。我想,有些街头艺人以街头为舞台,是因为他们真心热爱艺术。正规的室内舞台他们没有机会,那就将街头作为舞台吧!在“中国好声音”中脱颖而出的吴莫愁,就出身在“大篷车”的艺术家庭,她和她父亲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啊!我敬重这样的街头艺术家。其实,在艺术的各个门类,有些大师就是从街头走出来的!

  上海号称海纳百川,真希望有关部门抓紧时间调研,早日制订出法规,给合格的街头艺人发放“卖艺牌照”,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增添令人赏心悦目的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A25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3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2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4版:车展报道/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报道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赏茶
说“街头艺人”
惊心电话雅安来
老鼠有了钱,猫都会成为保镖
暮光
今宵灯谜
灵药
植物的意识
观山谷之“韵”
新民晚报夜光杯A38说“街头艺人” 2013-04-2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