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本版列表新闻
一个金牌保险业务员是这样行骗的——~~~
一个金牌保险业务员是这样行骗的——~~~
一个金牌保险业务员是这样行骗的——~~~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金牌保险业务员是这样行骗的——
“炮制”高利息保险产品诱人上当
郭剑烽 严瑾丽
一业务员在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 图TP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严瑾丽

  一个金牌保险业务员“炮制”诱人高利息保险产品,骗取30余名客户150余万元,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50余名客户保险费、理赔款等16万余元。昔日的“诚信名片”,成了李渊今日屡屡得手的“金钥匙”。日前,这个金牌保险业务员因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经静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力推高利息产品

  初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辗转了一夜的王阿姨和儿子、女婿一同来到静安公安分局,告诉民警自己被骗了,还一边责备着身边的儿子和女婿:“说好的买10万元保险,每月给1000元利息,怎么保险公司就说没这个产品呢?小李不是你们朋友吗?你们倒是把他找出来呀!”王阿姨口中的小李,名叫李渊,是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金牌保险业务员,70多岁的王阿姨和儿子张涛、女婿童明都是他的客户。在他们的眼里,李渊做事认真,介绍的保险产品都因人而异,值得信任。

  前些日子,童明接到了李渊的来电,说公司推出了一款年利息20%的财富通B款投资连结保险,问他有没有兴趣。童明心里一盘算,这收益可比之前买的那一款保险高多了,便动了心。可刚买保险,接着再买一款,似乎有些多余。李渊马上提出,可以帮助他退掉原来的保单,换成这款新的。童明欣然答应。过了几天,李渊来到童明的家中,收下了人民币30940元,作为购买财富通B款的保费,并出具了保险公司的收款凭证。童明岳母王阿姨听说这款保险产品有20%的年利息,不禁动了心,便提出也想买。

  第二天上午,李渊再次来到童明家里,见王阿姨一人在家,便对她说:“童明的保险产品不适合老年人。您不可以参加保险,但是可以投资。有一个产品,每份投资5万元,每月返利1000元或1200元,2年后返回本金,很合算的!”王阿姨没有在李渊处买过保险,和他也没有经济纠葛,但想想这么好的收益,还没有风险,儿子、女婿和他又是朋友,平时比较熟悉,便同意投资人民币10万元。随后,王阿姨和李渊一同到银行取出了10万元人民币现金,当场交给了李渊。他们之间没有签任何协议,只是口头约定。

  回到家中的王阿姨,左思右想觉得不踏实,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儿子和女婿。两人一听,觉得有问题,便到保险公司问个究竟。

  找到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张涛和童明,他们已经不是第一个找到公司的人了。李渊原来的确是该公司的保险业务员,但由于有客户到公司举报他挪用、侵占客户保费,并以个人名义搞虚假保险项目和高利息集资,公司已和他解除代理劳动合同了。张涛和童明顿时心里一凉,马上联系李渊,但他手机一直不能接通,人也找不到,便决定报警。公安机关立案后,对李渊展开了网上追逃。2个月后,李渊从外地回到家中时,被抓获归案。

  静安区检察院审理查明,李渊在担任保险业务员的前后5年间,专找熟悉的客户推销四种险种:一、保险投资,每份投资5万元,每月返回利息1000元或1200元,2年后返回本金;二、新理财活动,每份投资5万元,10年连本带息返回25万元,或者每份投资4万元或3.5万元,每月利息1000元,2年后返回本金;三、新保险活动,一次性投资4万元,1年后连本带利返回5万元;四、财富通B款投资连结保险,每份5万元,年利息20%。他声称这些险种不仅回报丰厚,而且稳赚不赔,投资门槛也不是太高,有些小积蓄的老百姓都愿意尝试。而事实上,这些都是李渊虚构编造的,保险公司根本没有这样的产品,也不可能有这么高利息的保险产品。

  李渊虚构保险产品收取他人钱财后,所开具的保险公司保险专用临时收款凭证(现金)单据,都是他私自截留的客户联。如果客户向他要正式合同和发票,他就想办法拖延、搪塞,蒙混过关。李渊用上述理由,骗取3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150余万元。

  除这些诈骗行为之外,李渊还利用担任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职务便利,收取50余名客户的保险费以及办理4名客户的理赔款后,均未上交公司,侵占保险公司钱款共计人民币16万余元。

  只因赌债缠身

  年过半百的李渊,1998年开始做保险推销员。仅有中专文化的他,一开始挨家挨户敲门推销,很多人一听到“保险”两个字,就一口回绝了,李渊看了不少脸色。但他没有放弃,风里来雨里去。客户不明白保险知识,他就一遍一遍耐心解释。客户在不同险种面前犹豫不决,他就帮助客户分析,从客户的角度挑选保险产品。久而久之,李渊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发展了稳定的客户群,渐渐成了公司的金牌保险业务员,收入也节节攀升。

  不曾想,李渊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赌债缠身。为还债,他想出了虚构保险险种来骗钱的办法。李渊利用客户的信任,虚构高利息、高回报的保险产品,一开始会按约定每月返回客户一部分利息。但是拆东墙补西墙,漏洞越来越大,直到他没有钱再付给客户利息。几个月不付,客户就找到保险公司,整个骗局就此暴露。(文中涉案人为化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地产资讯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金融天地
   第B12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地产资讯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酒旗茶垆
   第B32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名表
   第C03版:广告
   第C04版:人物
   第C05版:妆容
   第C06版:名表
   第C07版:人物
   第C08版:名表
移民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移民公司“打包票” 客户盼来一场空
“炮制”高利息保险产品诱人上当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海上拍案A27“炮制”高利息保险产品诱人上当 2013-05-24 2 2013年05月24日 星期五